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跋陈简斋奏草》
《跋陈简斋奏草》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诗宗已上少陵坛,笔法仍抽逸少关。

真迹总归天上去,独留奏草在人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jiǎnzhāizòucǎo
sòng / yángwàn

shīzōngshàngshǎolíngtánréngchōushǎoguān

zhēnzǒngguītiānshàngliúzòucǎozàirénjiān

翻译
诗的宗师已经登上少陵坛,
他的笔法仍然充满飘逸和不拘一格。
注释
诗宗:指杜甫,被誉为诗圣,其诗坛地位崇高。
少陵坛:杜甫的别称,因其曾任京兆少尹,故有此称。
笔法:指写作技巧或艺术风格。
逸少:王羲之的字,这里借指书法的飘逸风格。
少关:不拘泥于常规,自由洒脱。
真迹:原作,真正的书法或诗稿。
天上去:指去世后,常用来形容作品随作者而去,不再人间流传。
奏草:草书的一种,行云流水般的书写形式。
人间:指现实世界,与天上去相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跋陈简斋奏草》。诗中“诗宗已上少陵坛”一句,可见作者在赞美诗人的艺术成就已经登上了诗歌的最高殿堂,即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少陵之风”。接着,“笔法仍抽逸少关”则表明诗人杨万里对陈简斋的书法艺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笔法既有古典的超脱,又不失现代的简练。

第三句“真迹总归天上去”,通过比喻手法,暗示陈简斋真正的艺术精髓和精神遗产是无价之宝,将被历史所传颂,而升华到一种更高层次。最后一句“独留奏草在人间”则表达了对陈简斋作品中流传于世的部分——奏草(即书法作品中的习草或演练稿)的珍视之情,认为即使是其不那么完美的习作,也值得后世珍藏和学习。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对陈简斋艺术造诣的推崇,还透露出一种诗人对于艺术传承与永恒价值的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黄蝶

误入蜂房不待媒,巧传颜色换凡胎。

绕篱野菜留连住,何处金钱变化来。

傅粉已知前事错,偷香未信此心灰。

上林莺过频回首,一色毛衣莫用猜。

(0)

登华至青柯坪纪胜·其二

望中烟朵气佳哉,疑是三神海上来。

坼峡霾云高士卧,峭峰削壁巨灵开。

银河倒泻晴飞雨,石鼓高悬昼殷雷。

愿结茅亭依玉井,不愁蕊笈閟丹台。

(0)

江天暮雪图

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

沙河灯市里,春在木绵裘。

(0)

题周梨庄戴笠图

梨庄本是青云器,四十于今犹未仕。

前朝文献在君家,著作欲继先公志。

秣陵藏书谁最多,读画楼中高嵯峨。

捃拾能笺五代史,时谈遗事如悬河。

董狐有志我未逮,三百年中谁记载。

汉史应须属紫阳,元人岂解尊昭代。

青溪水阁閒相期,笔削相将乘此时。

王猛犹能存正朔,许衡那得配先师。

栖霞之山好林樾,更为同人开理窟。

片言亦可成春秋,一画自能知日月。

閒来戴笠将何之,遣谷逍遥若有思。

接舆髡首且相对,佯狂于道亦良宜。

(0)

都门杂咏·其一

傍日长安拥禁城,经霜短鬓老尘缨。

夺将故里山居癖,博得金门吏隐名。

鹓鹭晓钟随待诏,鼓鼙高垒盛谈兵。

年来事事勤宵旰,不尽忧劳揽辔情。

(0)

巫山云

十二峰头映晚晖,非烟非雾转霏微。

因风吹入襄王梦,带雨乱飘神女衣。

野树影中寒不散,啼猿声里湿还飞。

不知秋去天如洗,万里悠悠何处归。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