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
沙河灯市里,春在木绵裘。
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
沙河灯市里,春在木绵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傍晚的雪景图,充满了静谧与诗意。
"南雪不到地,霏霏满竹楼。" 首句“南雪”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南方的雪不常降,因此显得尤为珍贵。"不到地"则暗示了雪的轻盈与细腻,仿佛不愿触碰大地,而是轻轻飘落在竹楼之上。"霏霏"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状态,"满竹楼"则展现了雪覆盖竹楼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
接下来的两句"沙河灯市里,春在木绵裘。" 转换视角,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了城市生活。"沙河灯市"可能指的是繁华的集市或节日庆典,夜晚的灯光与雪景相互映衬,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温馨。"春在木绵裘"则巧妙地运用了反季节的意象,以温暖的木绵裘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春天,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江南冬日雪景的美丽,还融入了对生活情趣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天下行同伦,中国本无患。
贼臣倡犯上,举世乃好乱。
排满实邪说,不义岂尊汉。
斯民既趋利,倒戈复何惮。
能发不能收,瓦解变愈幻。
人人怀异志,所务在争纂。
神州遂陆沈,深谷化高岸。
名教益扫地,丈夫殊可贱。
伟哉赵茂才,一死定众眩。
夷狄犹有君,诸夏竟俱叛。
行天揭日月,顺逆所必辨。
薄俗诬大同,相率入焦烂。
纲常彼何罪,小康足为善。
老夫虽遗民,未死火在炭。
救民诚吾责,卫道待义战。
海风吹云通万里,浙江势合潮声起。
酒杯无分月含羞,独步徘徊桂香里。
秋深萧条昼掩关,良夜偶此须臾间。
老逢佳节偶怀旧,昨者梦自横溪还。
溪边故友重泉隔,却忆当年会骚客。
十千清酒买城中,舒雁初肥鲈鲙白。
庭前古桂高婆娑,酒酣能赋得月多。
野人侧听惊绝倒,宁许扣角声相和。
重来无处寻高桂,夜听马嘶林叶坠。
凄凉旧曲付吹篪,吟断清商复谁继。
我愁问月倾肺肝,月亦怜我霜鬓残。
平生取友恒落落,会面非少知心难。
古今何限西州路,送迎只有山如故。
作诗寄语座中朋,难觅人间许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