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装赴青海,醉里别乡关。
少妇识雄心,不复问刀环。
笑彼马伏波,犹恋裹尸还。
埋身青冢侧,阴云黯天山。
束装赴青海,醉里别乡关。
少妇识雄心,不复问刀环。
笑彼马伏波,犹恋裹尸还。
埋身青冢侧,阴云黯天山。
这首诗《拟古出塞》由清代诗人朱奕恂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对边疆戍守将士的深情厚意与崇高敬仰。
首句“束装赴青海,醉里别乡关”,开篇即以壮志豪情之姿,描绘了主人公离家远行,奔赴边疆的场景。在醉酒的状态下告别故乡,既表现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也暗含着对国家使命的坚定与无畏。这种将个人情感与国家责任交织在一起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刻理解与同情。
接着,“少妇识雄心,不复问刀环”一句,通过少妇对丈夫远行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少妇明白丈夫的雄心壮志,不再追问刀环(古代士兵佩戴的标志),这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深明大义,也反映了边疆将士家庭背后的支持与牺牲。
“笑彼马伏波,犹恋裹尸还”则借用了东汉名将马援的故事,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佩之情。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此处诗人以笑言表达对边疆将士虽有归乡之心,但更愿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的赞美。
最后,“埋身青冢侧,阴云黯天山”两句,以形象的画面描绘了边疆将士牺牲后的景象,青冢象征着英雄的墓地,阴云则渲染了一种悲壮而肃穆的氛围。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逝去英灵的哀悼,也寄托了对后人铭记历史、传承英雄精神的期望。
整体而言,《拟古出塞》通过对边疆将士生活、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士的深切关怀与崇高敬意,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深深渴望。
苍颉始作书,已闻夜鬼哭。
官民信治察,淳朴存有几。
何况尚草法,几牖骇蛇虺。
笔势取奔趋,形体杂叆霼。
多寡乱马足,左右错丁尾。
假如羲献存,翰墨矜有斐。
试钳文上下,自读口亦悱。
儒者厌草书,所识讵不韪。
伤哉宋南渡,国有存陈唏。
铁马苟临江,所忧杭一苇。
柰何耽安燕,宫苑艳禯卉。
近拟大观年,取法寔比匪。
镌工聚乐石,名帖启籯篚。
帝后各擅书,亲释文如蚁。
吾今适无事,旧册陈几棐。
颇亦从俗嗜,骧腾震瑰玮。
默对淹永日,错昧暾与朏。
旧释或得失,吾说亦葑菲。
古帖残阙馀,谁能诵娓娓。
盍各陈小辨,聊于博弈伟。
若夫大雅才,自命则吾岂。
《青华阁帖三卷绍兴御刻皆二王书后有释文余颇辨其误复跋一诗》【清·姚鼐】苍颉始作书,已闻夜鬼哭。官民信治察,淳朴存有几。何况尚草法,几牖骇蛇虺。笔势取奔趋,形体杂叆霼。多寡乱马足,左右错丁尾。假如羲献存,翰墨矜有斐。试钳文上下,自读口亦悱。儒者厌草书,所识讵不韪。伤哉宋南渡,国有存陈唏。铁马苟临江,所忧杭一苇。柰何耽安燕,宫苑艳禯卉。近拟大观年,取法寔比匪。镌工聚乐石,名帖启籯篚。帝后各擅书,亲释文如蚁。吾今适无事,旧册陈几棐。颇亦从俗嗜,骧腾震瑰玮。默对淹永日,错昧暾与朏。旧释或得失,吾说亦葑菲。古帖残阙馀,谁能诵娓娓。盍各陈小辨,聊于博弈伟。若夫大雅才,自命则吾岂。
https://shici.929r.com/shici/GEmA6qLyUI.html
我识夫人夫,朝衫托京国。
继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
自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
当时谈宴末,偶及中闺德。
仪容黯终掩,吾友亦远隔。
遥想琴瑟哀,与彼同生戚。
徒存四尺纸,绘作镫火夕。
慈母如师严,雒诵殷四壁。
图中最稚儿,玉立今八尺。
挂席出彭蠡,就我同书策。
万卷容可收,熊丸不复得。
我闻画阏氏,泣涕甘泉侧。
憬彼休屠子,忠孝汉庭则。
何况传经家,不匮名当赫。
又闻悲思者,不可为太息。
怜吾失母雏,丱发初覆额。
奄垂二十年,感伤衰鬓白。
日落未落东皋黄,摇风欲静千丝杨。
榆筴雨后村坞凉,泽中草长人微茫。
牛从杂遝老㹀将,㓨促或走或羊望。
或掉尾立衔藏莨,牛背短箠二尺强。
握坐者牧舟树樯,或来以笛吹其旁。
据牛横坐如胡床,后有蓬发趋踉蹡。
前有招之右袂张,首伏牛后尻前昂。
二人蓑薜行驱羊,掀笠偃背丫髻长。
其一纠笠风中飏,林木度尽横陂塘。
前村暝色寒苍苍,一人先俟牛宫旁。
绕宅榆柳青苍筤,老翁饱腹饭黄粱。
出携幼稚嬉徜徉,少妇机杵鸣东厢。
人生正可知䢉桑,春夏耕牧秋筑场。
不见臧谷羊皆亡,嗟哉此画真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