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幅和娇色,春光忽冶明。
更听枝头鸟,东皇鼓吹声。
春水绿且净,春筠静不哗。
双鸳交颈卧,一梦稳烟花。
满幅和娇色,春光忽冶明。
更听枝头鸟,东皇鼓吹声。
春水绿且净,春筠静不哗。
双鸳交颈卧,一梦稳烟花。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卷。首句“满幅和娇色,春光忽冶明”,以“和娇色”形容春日的色彩柔和而美丽,春光乍现,明亮而生动,营造出一幅温暖明媚的春景图。接着,“更听枝头鸟,东皇鼓吹声”,通过听觉描绘,鸟儿在枝头欢鸣,仿佛是春天的乐章,东皇(古代指春神)的鼓吹声,增添了春日的热闹与生机。
后两句“春水绿且净,春筠静不哗”,转而描写水边的景象,春水清澈碧绿,宁静而纯净,与之相对的是春筠(竹子)的静谧,不发出哗哗的声响,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日的和谐与宁静之美。
最后,“双鸳交颈卧,一梦稳烟花”,以鸳鸯交颈而卧的形象,象征着爱情的甜蜜与稳定,仿佛在梦中享受着花间的美好时光,进一步深化了春日温馨浪漫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色彩、声音、水波、竹林以及动物的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和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去未经旬,恰早是、两年离别。
猛忆着、古寺桥东,叮咛难决。
老我岁华如伏骥,怜卿薄命同飘叶。
任楼头、柳色又青青,心常结。试春日,传柑节。
旧时恨,新愁叠。凭半幅鱼书,衷怀私泄。
一夜西风吹驿使,数声残角敲霜月。
总关心、情况两茫然,共谁说。
常是春间,趁美景、看花听鸟。
早催过、寒食清明,韶华将近春杪。
雨过无尘苔藓润,风晴浥露垂杨晓。
但愿留春住,休遣绿肥红少。
落絮无端,如棉似霰,满地铺纤缟。
怕枝头、雨困风攲,繁英转眼如扫。
只花前、翠倚红偎,酒杯持、吾生足了。
反禁他,花落花开,引将愁到。
微吟信步,转过小亭别渚,映红桥绿沼。
宛濠上、华林鱼鸟,相忘不言而笑。
骀荡春风,婆娑昼永,徘徊薄暮忘归去,渐碧天、无际月明悄。
春宵难买,共道一刻千金,愁谁信,飞花搅。
东山丝竹,画鹢凌波,按拍行云袅。
是第一流人物,名士风流,乱头粗服,看来都好。
漏莫催银,山须颓玉,夜深犹恐花枝睡,更留连、高烛红妆照。
不殊老子当年,乘兴方深,南楼月小。
《莺啼序》【清·冒纶】常是春间,趁美景、看花听鸟。早催过、寒食清明,韶华将近春杪。雨过无尘苔藓润,风晴浥露垂杨晓。但愿留春住,休遣绿肥红少。落絮无端,如棉似霰,满地铺纤缟。怕枝头、雨困风攲,繁英转眼如扫。只花前、翠倚红偎,酒杯持、吾生足了。反禁他,花落花开,引将愁到。微吟信步,转过小亭别渚,映红桥绿沼。宛濠上、华林鱼鸟,相忘不言而笑。骀荡春风,婆娑昼永,徘徊薄暮忘归去,渐碧天、无际月明悄。春宵难买,共道一刻千金,愁谁信,飞花搅。东山丝竹,画鹢凌波,按拍行云袅。是第一流人物,名士风流,乱头粗服,看来都好。漏莫催银,山须颓玉,夜深犹恐花枝睡,更留连、高烛红妆照。不殊老子当年,乘兴方深,南楼月小。
https://shici.929r.com/shici/Cdws5XG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