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笔高簪黛色浓,海门长日驻高舂。
世情尽逐颓波去,谁住罗浮四百峰。
玉笔高簪黛色浓,海门长日驻高舂。
世情尽逐颓波去,谁住罗浮四百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文人墨客想象画面。"玉笔高簪黛色浓"以玉质的笔和深色的黛色比喻山峰峻峭,犹如女子高高的发簪,形象生动。"海门长日驻高舂"则写出了山峰在海边映照下的壮观景象,仿佛阳光长久地停留,为山峰增添了一种静谧而永恒的气息。
"世情尽逐颓波去"暗含了对世俗世事如流水般消逝的感慨,诗人借此表达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谁住罗浮四百峰"以罗浮山的四百峰为背景,提出一个富有哲理的问题:在这远离尘嚣的自然之中,究竟有没有人能超然物外,长久居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七星岩的景色,寄寓了诗人对人世变迁的思考和个人心境的追求,展现出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主人家世执金吾,不数汉时马子都。
朝从卤簿甘泉驾,夕奉期门骑卫呼。
洲居岂是列戟处,松尘非供折腰具。
受爵幸免大夫封,论功欲倚将军树。
兴在青丘岩谷间,高堂倏见徂徕山。
扫花食实自堪老,耸壑昂霄谁可攀。
紫雾濛濛团盖滴,翠涛瑟瑟长空激。
龙干旁飘金阙门,虬枝低拂沧池石。
遥思海上凤麟洲,羽驾招摇玉树秋。
何时君挟偓佺去,我识金门万户侯。
问君冠剑奉朝请,何似天风洒吾顶。
好将忠荩答升平,人间亦有陶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