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
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
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
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
春风迎我笑,宛转入轩楹。
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
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
衰病无可乐,聊兹寄平生。
彭殇付一梦,吾已能逃名。
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
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
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
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
春风迎我笑,宛转入轩楹。
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
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
衰病无可乐,聊兹寄平生。
彭殇付一梦,吾已能逃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春日中和堂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开篇以“春风何处来,婉婉不暂停”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风轻柔而持续的特点,仿佛它有着自己的生命与情感。接着,“芳林二三月,赤白斗敷荣”描绘了春天里林木繁花似锦的景象,色彩鲜明,生机勃勃。
“我念造化始,有谁主其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初始状态的思考,以及对世间万物平衡的感慨。“天地不相干,世人强经营”则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认为人类往往试图强行干预自然,而实际上,天地之间自有其和谐之道。
“阳光肆燠沐,幽禽弄和声”描绘了阳光普照、鸟鸣和谐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春风迎我笑,宛转入轩楹”则赋予春风以人的性格,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互动,春风仿佛在欢迎他,引领他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空间。
“虽非少年客,感事岂忘情”表明尽管诗人已非年轻,但面对春日美景,依然心潮澎湃,情感难以抑制。“拂拭久悬榻,开帘敞高明”描述了诗人整理居所,迎接春天的到来,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衰病无可乐,聊兹寄平生”表达了即使身体欠佳,诗人也愿意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寄托于过往的经历之中。
最后,“彭殇付一梦,吾已能逃名”体现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认为生命无论长短,都应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必过分执着于名声与地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人文关怀。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
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
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
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
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
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
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
无乃炎威酷,云与山俱靡。
朝来望山巅,云肤触石起。
焦枯怀更生,疲癃不胜喜。
斡旋谅在兹,沾溉亦易尔。
胡为复吝施,倏忽随风驶。
悠扬遽天末,敷贲满山趾。
滂沛定何时,渴望殊未已。
为云固山职,不雨乃山耻。
寄语谢山神,无为孤仰止。
出城闻泉声,到合复数里。
逶迤冈四面,云向水中起。
蒙蒙萍藻绿,水鸟浴未已。
曲处响始奔,惊流出潭底。
人栽沙果好,都入北窗里。
板屋止两层,高瞻忽迢递。
殷勤相送客,门外尚余几。
挥马去不停,林长久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