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人散牧晚归图》
《元人散牧晚归图》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日落未落东皋黄,摇风欲静千丝杨。

榆筴雨后村坞凉,泽中草长人微茫。

牛从杂遝老㹀将,㓨促或走或羊望。

或掉尾立衔藏莨,牛背短箠二尺强。

握坐者牧舟树樯,或来以笛吹其旁。

据牛横坐如胡床,后有蓬发趋踉蹡。

前有招之右袂张,首伏牛后尻前昂。

二人蓑薜行驱羊,掀笠偃背丫髻长。

其一纠笠风中飏,林木度尽横陂塘。

前村暝色寒苍苍,一人先俟牛宫旁。

绕宅榆柳青苍筤,老翁饱腹饭黄粱。

出携幼稚嬉徜徉,少妇机杵鸣东厢。

人生正可知䢉桑,春夏耕牧秋筑场。

不见臧谷羊皆亡,嗟哉此画真吾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元代牧童晚归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夕阳西下时分,牧童们在广阔的田野上放牧的场景。画面中,日落未落,东皋之上一片金黄,微风吹拂着千丝万缕的杨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榆树下的村落显得格外宁静,草丛中偶尔可见牧童的身影。

画面中,牛群与牧童相互交织,有的牛儿悠闲地吃草,有的则跟随牧童的步伐前行。牧童们或坐或立,有的手持短鞭,有的吹着笛子,或与同伴交谈,或独自沉思。他们的装束简朴,有的头戴斗笠,有的披着蓑衣,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随着夜幕的降临,村庄逐渐被暮色笼罩,炊烟袅袅升起。一位老人在牛棚旁等待,他的家中,孩子们嬉戏玩耍,少妇在东厢忙碌着家务。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农耕社会中人们简单而和谐的生活状态。

最后,诗人感慨于这幅画作的真实感,仿佛是自己家乡的写照,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画面的细节,更蕴含了对乡村生活深刻的理解和情感的流露。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赠赵少尹二首·其一

达人寄迹远嚣尘,不是寻常学隐沦。

霁月光风俱是道,清苔白石最宜人。

仙凫共拟凌云去,文豹谁知泽雾频。

藏器方知盘错用,即看出壑起阳春。

(0)

至灌口过索桥入新都县

因寻灌县都江堰,出郭西行百里遥。

舂米闲观水作碓,渡溪惊见索为桥。

茶芽雨后家家有,竹笋春来处处饶。

试上鸡鸣台上望,青城山色翠岧峣。

(0)

南雄八景诗·其一庾岭寒梅

岁暮江南意若何,琼瑶枝上觉春多。

罗浮有梦啼青鸟,玉宇无尘倚素娥。

自古松筠同节操,由来鼎鼐待调和。

可人怀抱清如许,楚调应裁白雪歌。

(0)

鹿野歌代作

我昔城南游,鹿野欣在目。

秀水潆以洄,晴峦缭而复。

谁突京其中,石表双黄鹄。

陈翁美生丘,陈子顺亲欲。

载酒时一游,亲交四徵逐。

笑歌不知还,日暮或秉烛。

此翁真达翁,此子亦不俗。

昔闻大观人,自作挽歌曲。

登山摇大铃,和者竞相属。

生死等昼夜,往过而来续。

柰此尘劫愚,电火计延促。

忧患每有馀,欢娱苦不足。

今古一抔土,彭殇同缚束。

何如饮美酒,冥然天地独。

泛□观野鹿,聊与陈翁谷。

(0)

夜宿无相寺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

彷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0)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八

餐取峰霞坐翠岚,云根劖出小终南。

窗悬虚室常生白,帖仿萧斋欲过蓝。

山长旧来鸿自一,市喧还笑虎成三。

应怜惠子能知我,雅道寥寥有荷担。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