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八》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八》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餐取峰霞坐翠岚,云根劖出小终南。

窗悬虚室常生白,帖仿萧斋欲过蓝。

山长旧来鸿自一,市喧还笑虎成三。

应怜惠子能知我,雅道寥寥有荷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佘山居所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首句“餐取峰霞坐翠岚”,生动地展现了隐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仿佛他以山峰之霞为食,坐在翠绿的山岚之中,生活充满了诗意与自由。

“云根劖出小终南”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云根比作雕刻工具,创造出一个小终南的意境,既表现了山的高峻,也暗示了隐士内心的纯净与追求。

“窗悬虚室常生白,帖仿萧斋欲过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所的清幽与雅致。窗户悬挂于空旷的室内,常有洁白的光线洒入,仿佛是心灵的映照。而“帖仿萧斋欲过蓝”,则通过模仿古代文人的书房,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山长旧来鸿自一,市喧还笑虎成三”,这两句对比鲜明,前句描述了山中生活的孤独与静谧,后句则以市井的喧嚣反衬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超然。通过“鸿”与“虎”的形象对比,隐喻了隐士对世俗繁华的淡漠态度。

最后,“应怜惠子能知我,雅道寥寥有荷担”,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的渴望和对于高尚道德的追求。这里的“惠子”可能是指庄子的朋友,象征着理解与共鸣。诗人认为,在这个世道中,能够理解自己内心追求的人是稀少的,但仍然保持着对高尚道德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古意·其十三

登高望八荒,未见不死人。

徒看后来冢,累累伤我神。

伯侨与安期,于今亦不存。

如何学仙侣,服食正纷纭。

独羡颜氏子,陋巷以为仁。

(0)

湘中弦

凉风袅袅月粼粼,竹色兰香秋水滨。

一夜猿声流泪尽,黄陵祠下泊舟人。

(0)

白頠词二首·其一

白頠出自吴女工,著来色与素体同。

舞时偏向江渚宫,长袖拂起微有风。

觞催管促四座中,揽裾徘徊惨曲终,玉阶夜寒零露浓。

(0)

金征士玟雨中见过留宿二首·其一

夜窗同听雨中猿,风物凄凉异故园。

旧事堪愁今懒说,相看不是解忘言。

(0)

喜从兄远归

闻汝归舟到,相迎只恐迟。

方当见时喜,还忆别时悲。

(0)

观军装十咏·其四刀

大食购千金,妖精泣太阴。

灯前开匣看,无限许君心。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