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无云上孤月,照见千层万曾雪。
似飞未飞矶独撑,欲落不落石将裂。
指点蛾眉青复青,猿啼鹤啸愁冥冥。
坐看秋色满江水,抚琴弹与蛟龙听。
青天无云上孤月,照见千层万曾雪。
似飞未飞矶独撑,欲落不落石将裂。
指点蛾眉青复青,猿啼鹤啸愁冥冥。
坐看秋色满江水,抚琴弹与蛟龙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夜登牛渚矶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自然界的静谧与壮美。
首句“青天无云上孤月”,开篇即以“孤月”点明主题,青天无云的背景更显月之孤独与高洁。接着“照见千层万曾雪”,月光如洗,照亮了层层叠叠的白雪,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似飞未飞矶独撑,欲落不落石将裂”,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月光比作即将飞翔却又停滞的物体,仿佛要落下却又被岩石紧紧束缚,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与山石之间微妙的互动,既表现了月光的柔和又暗示了自然界的坚韧与力量。
“指点蛾眉青复青,猿啼鹤啸愁冥冥”,诗人通过“蛾眉”、“猿啼”、“鹤啸”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与深邃,猿猴的哀鸣和仙鹤的长啸,似乎在诉说着夜晚的孤独与忧愁,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最后,“坐看秋色满江水,抚琴弹与蛟龙听”,诗人置身于这如画的景色中,不仅欣赏着秋日的江水,还抚琴自娱,琴声悠扬,似乎能传至水底,与蛟龙共鸣。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情感表达。
晚晴鸟雀喜窥檐,客舍馀寒怕卷帘。
多病新来知本草,安心老去读楞严。
发稀帽侧头慵栉,火冷香消手自添。
百念不生惟饱饭,春山蔬笋十分甜。
世路多氛垢,人间浪逐名。
是非还自喻,宠辱固堪惊。
薄宦真何恋,丹砂傥可成。
终寻谷口隐,郑子岂其卿。
主人劝客饮,劝客无夭妍。
欲出古时物,先请射以年。
我料孔子履,久化武库烟。
固知陶氏梭,飞朱风雨天。
世无轩辕镜,百怪争后先。
复闻丰城剑,已入平津渊。
聊雠二百载,傥有书画传。
嗢呼才十一,便可倾觥船。
探怀发二宝,太公新室钱。
独行齐大刀,镰形末环连。
文存半辨齐,背有模法圆。
次观金错刀,一刀平五千。
精铜不蠹蚀,肉好钩婉全。
为君举酒尽,跨马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