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因更号震山居,台上犹存旧钓矶。
一派沧浪真隐处,澄清尚可濯尘衣。
岩因更号震山居,台上犹存旧钓矶。
一派沧浪真隐处,澄清尚可濯尘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章友直所作的《和祖择之咏震山岩彭徵君钓台》。诗中描述了一处名为“震山居”的岩穴,原名可能因地震而得,但诗人更喜欢将其称为隐居之地。"台上犹存旧钓矶"一句,点出了此处曾是彭徵君(一位可能的隐士)垂钓的场所,钓台依然保存完好。诗人进一步强调,这里的“沧浪”(暗指清澈的溪流)正是真正的隐逸之处,水质澄清,足以洗涤尘世的衣物,寓意着超脱尘俗的隐逸生活。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征帆江北,又江南一曲、萸湾深入。
雁齿红桥疏柳巷,听唱新词犹涩。
瓜步寒潮,蒜山晚渡,几点霜鸥湿。
重阳过了,拂云石燕犹蛰。
试问姹女墟头,酒钱细数,谁把金鱼给。
别后南溪溪畔路,赋罢蛮笺争拾。
老圃观梅,轻舟载鹤,胜向花砖立。
十洲五岳,画图看满琼笈。
径草才芽,官梅已叶,花信棠梨初转。
几树珑松香雪,后庭开遍。
临绿水、似剪蓉裳,伴冷月、胜滋兰畹。
只愁他、春雨春风,一枝吹动夕阳院。
双双蝴蝶倦舞,乍入花深处,教人难辨。
点地飘廊,未数唐昌宫畔。
飞玉盏、缟袂凭携,照黄昏、晶帘都捲。
恰纤手、寒具调成,画图休便展。
别离情味,从前轻掷,今日且待如何。
好教垂杨,一枝挽住鸣珂。
可怜幔亭,别酒价真珠,不换颜酡。
凝眸处、便几年秋草,两地烟波。
好把相思打叠,这柔肠似缕,何计消磨。
马首霜浓路滑,偏我愁他。
如今鱼沉雁杳,蓦地常自在心窝。
凄凉也、便怎生忘了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