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离情味,从前轻掷,今日且待如何。
好教垂杨,一枝挽住鸣珂。
可怜幔亭,别酒价真珠,不换颜酡。
凝眸处、便几年秋草,两地烟波。
好把相思打叠,这柔肠似缕,何计消磨。
马首霜浓路滑,偏我愁他。
如今鱼沉雁杳,蓦地常自在心窝。
凄凉也、便怎生忘了人呵。
别离情味,从前轻掷,今日且待如何。
好教垂杨,一枝挽住鸣珂。
可怜幔亭,别酒价真珠,不换颜酡。
凝眸处、便几年秋草,两地烟波。
好把相思打叠,这柔肠似缕,何计消磨。
马首霜浓路滑,偏我愁他。
如今鱼沉雁杳,蓦地常自在心窝。
凄凉也、便怎生忘了人呵。
这首清代丁澎的《声声慢·其一》送别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开篇以“别离情味”起笔,表达了对昔日轻易挥别的悔意,今日则倍感珍惜。"好教垂杨,一枝挽住鸣珂"运用了垂杨依依的形象,寄托了对行人的留恋与不舍,"鸣珂"象征着行者的马铃声,增添了离别的哀婉。
"幔亭别酒价真珠,不换颜酡"描绘了饯行时的场景,美酒虽珍贵,却无法换回离人醉颜的红晕,暗示了离别之痛。接下来,“凝眸处、便几年秋草,两地烟波”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长久的思念和无尽的牵挂,以及空间阻隔带来的无尽哀愁。
"相思打叠,柔肠似缕,何计消磨"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相思之情难以排解。"马首霜浓路滑,偏我愁他"一句,将离别后的担忧和自责融入其中,表达了对行者的深深忧虑。
最后,"鱼沉雁杳"象征音信断绝,"蓦地常自在心窝"揭示了主人公在孤独中的自我安慰,然而"凄凉也、怎生忘了人呵"又流露出无法忘怀的深情,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感人至深。
晓雾散晴渚,秋色满湘山。
青鞋黄帽,忺与名士共跻攀。
窈窕深林幽谷,诘曲危亭飞观,俯首视尘寰。
长啸望天末,馀响下云端。白鹤去,荒井在,汲清寒。
醒然毛骨,浮丘招我御风还。
拂拭苍崖苔藓,一写胸中豪气,渺渺洞庭宽。
山鬼善呵护,千载照层峦。
蹑屐山行日看花,春前桃李属谁家。
千红万紫争妍媚,不似青松耐岁华。
君胡为兮远游,蹇行迷兮路阻脩。
朝予济兮沧海,灵胥怒兮蛟跞舟。
暮予略兮太行,车堕辐兮骖决。
攀援怪蔓兮一息,雷昼阚兮山裂。
四无人兮又风雨,灵幽幽兮为予愁绝。
君胡为兮远道,委玉躬兮荒草。
与魑魅兮争光,与虎兕兮群嘷。
君之居兮社木苍然,衡门之下兮可以休老。
归来兮婆娑,芳满堂兮舞歌。
奉君子兮眉寿,光风荡兮酒生波。
云日兮同社,月星兮偕夜。
千秋兮岁华,弭予盖兮绁予马。
悲莫悲兮天涯,乐莫乐兮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