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多氛垢,人间浪逐名。
是非还自喻,宠辱固堪惊。
薄宦真何恋,丹砂傥可成。
终寻谷口隐,郑子岂其卿。
世路多氛垢,人间浪逐名。
是非还自喻,宠辱固堪惊。
薄宦真何恋,丹砂傥可成。
终寻谷口隐,郑子岂其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武平忆玉晨观》,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和名利追逐的厌倦,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与道家修炼的向往。首句“世路多氛垢”描绘了人世间充满污浊与困扰,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险恶;“人间浪逐名”则批评世人过于热衷于追求名誉,如同随波逐流。诗人通过“是非还自喻,宠辱固堪惊”表达出对是非得失的清醒认识,以及面对荣辱时的深深感慨。
接着,“薄宦真何恋”表达了诗人对于微薄官职的淡泊态度,他并不执着于仕途;“丹砂傥可成”暗指修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反映了道教思想对他的影响。最后两句“终寻谷口隐,郑子岂其卿”,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归隐山林,效仿古代隐士郑子(如郑板桥一类的人物),过上清静无为的生活,而不是在官场中追求高位。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梅尧臣对世俗名利的批判,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花间小阁临清溪,绿窗坐阅三吾碑。
恍如登高俯绝壑,倚杖松阴挽兔丝。
幽寻胜赏客思奇,一声欸乃谁家儿。
浯溪映带湘东西,碧山曾看漫郎栖。
银钩玉箸苔藓古,神剜天画非人为。
忆昔储皇披舆图,白衣山人称帝师。
汾营老将智勇俱,阴霾四塞天戈挥。
至今老石励庸懦,野水亦解扶颠危。
后来吊古者为谁,涪翁清响车攻诗。
当时寡和孤白雪,我故欲尾春风辞。
恨不插羽西南飞,山前更著小艇随。
夜阑忽梦访遗址,月色惨淡猿声悲。
二月燕山寒冱。常惜东风来暮。
今年两遇花朝,禁火才过百五。
消息阴晴,饧箫声暖铜街,彩缕烟笼芳树。
春色平分处。老爱春迟,驹隙看花如雾。
春纵暂留,人不少年重度。
拾翠归来,多情杏屋明蟾,还劝玉尊深注。
伽梨一臂云零乱,云锦毳衣终不换。
佛法兴亡总不知,续燄联芳且缓缓。
截流过了复随流,秦地难拘汉不收。
疥狗生天非所愿,神仙自古不封侯。
马胜威仪过成谄,波离轨范休沙魇。
若教自作杜丛林,敢保诸万大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