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天高首重回,中原万里一书来。
峥嵘未病惊人笔,黯澹长浮避客杯。
雁后江湖开气象,灯前风雨失时才。
自怜身隐文焉用,纵有微吟懒向裁。
岁晏天高首重回,中原万里一书来。
峥嵘未病惊人笔,黯澹长浮避客杯。
雁后江湖开气象,灯前风雨失时才。
自怜身隐文焉用,纵有微吟懒向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于鳞的回答之作。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个人身世的感慨。
首句“岁晏天高首重回”,描绘了岁末时节,天空高远,诗人回望过去一年的时光,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接下来的“中原万里一书来”,则点明了远方传来的一封信件,引发了诗人对遥远家乡和国家现状的牵挂。
“峥嵘未病惊人笔,黯澹长浮避客杯”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一方面,他以“峥嵘未病惊人笔”自喻,表明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着锐利的思想和不屈的精神;另一方面,“黯澹长浮避客杯”则透露出他面对外界纷扰时的逃避心态,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
“雁后江湖开气象,灯前风雨失时才”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深远。雁过留声,象征着远方的信息与希望;而“江湖开气象”则暗示了广阔天地间蕴含的生机与可能。同时,诗人也借“灯前风雨”之景,表达了在逆境中仍需坚持自我,不被外界风雨所动摇的决心。
最后,“自怜身隐文焉用,纵有微吟懒向裁”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自怜与无奈。尽管才华横溢,却因身世隐晦而无法施展,即使有微小的吟咏,也懒得去整理和表达。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