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鼓初断,振铎兵已逻。
风高群乌号,月黑一犬卧。
命樽乍舒怀,抽牍更娱坐。
稍稍空叶飞,庭虚觉霜堕。
闭门鼓初断,振铎兵已逻。
风高群乌号,月黑一犬卧。
命樽乍舒怀,抽牍更娱坐。
稍稍空叶飞,庭虚觉霜堕。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夜坐》描绘了夜晚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景象。首句“闭门鼓初断,振铎兵已逻”写出了夜深人静之时,城门关闭,巡逻的士兵开始敲响报警的铃铛,显示了夜晚的安宁中隐藏着一丝戒备。接着,“风高群乌号,月黑一犬卧”通过乌鸦的叫声和犬的静卧,渲染出月色昏暗、秋风萧瑟的氛围。
诗人借此时景,抒发内心情感。“命樽乍舒怀”表达了在这样的宁静夜晚,他暂且放下忧虑,开怀畅饮;“抽牍更娱坐”则暗示他在灯下翻阅书籍,享受独处的闲适时光。最后两句“稍稍空叶飞,庭虚觉霜堕”,通过落叶飘零和霜降的细节,进一步强化了秋夜的寂静与凉意,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夜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通过人物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恬淡与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夜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