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阅浯溪集用山谷韵》
《阅浯溪集用山谷韵》全文
宋 / 赵戣   形式: 古风

花间小阁临清溪,绿窗坐阅三吾碑。

恍如登高俯绝壑,倚杖松阴挽兔丝。

幽寻胜赏客思奇,一声欸乃谁家儿。

浯溪映带湘东西,碧山曾看漫郎栖。

银钩玉箸苔藓古,神剜天画非人为。

忆昔储皇披舆图,白衣山人称帝师。

汾营老将智勇俱,阴霾四塞天戈挥。

至今老石励庸懦,野水亦解扶颠危。

后来吊古者为谁,涪翁清响车攻诗。

当时寡和孤白雪,我故欲尾春风辞。

恨不插羽西南飞,山前更著小艇随。

夜阑忽梦访遗址,月色惨淡猿声悲。

(0)
鉴赏

此诗《阅浯溪集用山谷韵》由宋代诗人赵戣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以“花间小阁临清溪,绿窗坐阅三吾碑”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仿佛读者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小阁之中,静心阅读古碑,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韵味。

接着,“恍如登高俯绝壑,倚杖松阴挽兔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深远、神秘的世界,仿佛站在高山之巅,俯瞰深谷,倚靠在松树的阴凉下,轻轻牵动着兔丝,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幽寻胜赏客思奇,一声欸乃谁家儿”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探索与发现的乐趣,仿佛在幽静之地寻找奇景,听到远处传来的一声“欸乃”,不禁让人好奇,这又是谁家的孩子在歌唱?

“浯溪映带湘东西,碧山曾看漫郎栖”两句,提到了著名的浯溪和湘江,以及历史上在此栖息的文人墨客,暗示了这个地方不仅自然风光优美,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银钩玉箸苔藓古,神剜天画非人为”则赞美了浯溪碑刻的古老与精美,以及其自然形成的独特之美,强调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共存。

“忆昔储皇披舆图,白衣山人称帝师”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

“汾营老将智勇俱,阴霾四塞天戈挥”则是对历史战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将领的智慧与勇气,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至今老石励庸懦,野水亦解扶颠危”则以老石和野水为例,象征着坚韧与自然的力量,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坚定,寻求自然的启示。

最后,“后来吊古者为谁,涪翁清响车攻诗”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对历史遗迹的追忆与思考,以及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当时寡和孤白雪,我故欲尾春风辞”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感慨,以及自己想要追随古人脚步,留下自己的声音的愿望。

“恨不插羽西南飞,山前更著小艇随”则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飞翔,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

“夜阑忽梦访遗址,月色惨淡猿声悲”以梦境结束,描绘了一个夜晚,诗人梦中再次探访遗址,月色凄凉,猿声悲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历史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文化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赵戣
朝代:宋

赵戣,字成德,号吟啸,休宁(今属安徽)人。屡试不第,隐居池园,以诗文自娱。为刘克庄、方岳等推重。有《吟啸集》,已佚。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今录诗三十八首。
猜你喜欢

书邓先生石几

昔闻河上公,今见濠上翁。

姓名氏时易,道德经解同。

(0)

水调歌头

更似南津港,再遇吕公船。

(0)

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其二

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

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0)

赠曾槃乐道

我居怀玉山,茶山非一游。

每观文清竹,凛若人好修。

往来道嘉禾,诗曾长公投。

十年再建业,问劳加绸缪。

中歌殄瘁诗,尺疏去莫由。

虽微荆州论,感叹自不休。

今日复何日,兰溪系归舟。

典型君尚有,一见写余忧。

(0)

赠耆英

用世故欲巧,拙者终近德。

人皆笑髯曾,我独长太息。

贫吾岂人为,问天天不痴。

君看松柏受,宁与春风期。

(0)

游吉祥寺

寒深朝未定,暖翠晚能佳。

不饮青帘酒,来寻古寺茶。

连枝空绿竹,独木漫桃花。

埋没聪明水,凄凉六一家。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