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
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
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其二)》中的片段。诗人通过对风前柳树和雨后梅花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景象。"风前柳欲千尺"形象地写出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已长至千尺之高,显示出生机勃勃的力量。而"雨后梅才一斑"则描绘了雨后的梅花,虽然只有几点点缀,却显得清新雅致,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邂逅纷纷桃李",诗人以桃花和李花的纷飞落英,比喻人事的聚散无常,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飘零在在溪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飘泊不定的感觉,将落花与溪山相映,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关切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兹因谋道来,不为看山新。
看山虽云新,图画犹昔人。
虚亭十日留,欲出凡几巡。
隔江树差差,俯槛波粼粼。
终藉席间语,乃涤胸中尘。
况兹篮舆行,攀崖陟嶙峋。
是知竹使符,不异邱壑身。
世人何不察,百伪嫌一真。
而我孤拙者,崎岖聿其轃。
话言听矻矻,书札胜频频。
先生今徐州,愚非欧阳陈。
庶因唱酬诗,牵联诏无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