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面芳心碧玉裳,持来宛作故山香。
征途不觉春如许,更问兰芽几寸长。
粉面芳心碧玉裳,持来宛作故山香。
征途不觉春如许,更问兰芽几寸长。
这首诗《瑞香花》由宋代诗人郑清之作,通过对瑞香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粉面芳心碧玉裳”,以“粉面”形容花朵的娇嫩与美丽,“芳心”则暗示了花蕊的香气与生机,而“碧玉裳”则将整朵花比作碧绿的玉石,形象地描绘出瑞香花的色泽与质感,展现出其高贵与纯洁之美。
次句“持来宛作故山香”,通过“持来”这一动作,仿佛将远方的山中之香带到了眼前,强调了瑞香花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在嗅觉上也能带来深远的联想与情感共鸣,进一步突出了其香气的独特与珍贵。
第三句“征途不觉春如许”,在行旅途中,诗人不经意间发现春天如此美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惊喜与赞叹,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易于忽略的感慨。
最后一句“更问兰芽几寸长”,以“兰芽”作为对比,引出对瑞香花生长状态的好奇与关注,既体现了诗人对植物生长过程的细致观察,也暗含了对生命成长与变化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瑞香花的美丽与香气,更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群峰争蔽空,一山天外立。
苍翠割鸿蒙,阴阳判朝夕。
盘空鸟道悬,壁立人面逼。
回环旋螺纹,崎岖越鸡帻。
头触前人尻,足抵后人额。
宛转及层巅,兰若露林隙。
我自后院游,缒幽探古迹。
老干耸崖端,根迸石壁裂。
遥望锦官城,迷离烟雾隔。
仰盼云霄间,帝座通呼吸。
引手排天阊,星斗近可摘。
怀古意茫茫,感慨盈胸臆。
倚栏自低回,西风吹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