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归亭》
《如归亭》全文
宋 / 叶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拍天烟浪接沧溟,识尽归舟是此亭。

风递秋香来橘社,水资春味验茶经。

捲帘江树差差绿,入坐湖山隐隐青。

鲁望幽居在何处,白鸥无主满闲汀。

(0)
注释
拍天:形容浪花高大。
沧溟:大海。
识尽:辨认尽。
归舟:归来的船只。
递:传递。
秋香:秋天的橘子香气。
橘社:橘树林。
水资:水面滋养。
茶经:关于茶的典籍。
捲帘:拉起窗帘。
差差绿:错落有致的绿色。
隐隐青:若隐若现的青山。
鲁望:古代诗人陆龟蒙的字。
幽居:隐居之处。
闲汀:悠闲的水边沙滩。
翻译
拍打天空的浪花直连大海,辨认归来的船只只在此亭。
秋风吹送着橘树的香气,水面滋养着春天的味道,验证了茶经的描述。
拉开窗帘,江边的树木错落有致地呈现出绿色,湖光山色若隐若现。
鲁望的隐居之地在哪里呢?只有无主的白鸥悠闲地停在水边的沙滩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山水图景,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拍天烟浪接沧溟,识尽归舟是此亭。" 开篇即以宏大的画面展现眼前的景致,"拍天烟浪"形象地描绘了波涛汹涌的大海,而"沧溟"则是指远古神话中的大海。这两者相连,形成了一片广阔无垠的水域。"识尽归舟"表明诗人对这个地方已经十分熟悉,而"是此亭"则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如归亭,是一处可以远观大海、感受归舟情怀的地方。

"风递秋香来橘社,水资春味验茶经。"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的交织。在这宁静的山林之中,秋风轻拂,带来了橘树的清香;同时,清澈的溪流则为这里的饮食增添了一份春天的甘美。"验茶经"不仅是对茶的品鉴,更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和享受。

"捲帘江树差差绿,入坐湖山隐隐青。"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周遭景色的细腻描写。江边的树木在春风中逐渐萌发,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绿意,而坐于此亭,眼前湖光山色皆是一幅淡雅的画卷。

"鲁望幽居在何处,白鸥无主满闲汀。" 这两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问。"鲁望"指的是历史上的隐士,"幽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深山度日的向往。而"白鸥无主满闲汀"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作者介绍

叶纲
朝代:宋

叶纲,尝官著作佐郎,与余靖同时。事见《武溪集》卷三《叶纲可秘书丞制》。
猜你喜欢

灵叟小师悟垓侍者求语

碧落一碑无赝本,非草非真非隶篆。

镜样渝江彻底清,字义炳然人少见。

灵叟珍藏岁月深,南来吴越人争寻。

瘗鹤铭辞匪同调,寒山诗句非知音。

纷纷问字谁亲切,勾不成勾丿不丿。

争得卢公赛子云,一肩担荷柴冲折。

临行密付阿谁边,妙处休云子不传。

索性扫除元字脚,义天云净月孤玄。

(0)

贺洪锦溪出世雁山能仁·其二

冷泉二月雷惊蛰,烧尾金鳞化作龙。

拖去鼻头涓滴水,洗清雁宕几千峰。

(0)

朴庵

确实行藏与古俦,略无半点诈明头。

竖粗拳验方来眼,未跨门时见便休。

(0)

双溪

朝宗正派竞分支,那个源头肯放低。

堪笑截流人不荐,从东过了又从西。

(0)

偈颂六十八首·其五十七

意到句到,宗通说通。一品二品,百匝千重。

推倒面前案山子,长衫大袖舞春风。

穷鬼子,莫莫莫,更须知有朱顶王菩萨。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二

江南成橘,江北成枳。还有优劣也无,具眼者辨取。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