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
《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古风

昔降英王顾,屏身幽岩曲。

灵波结繁笳,爽籁赴鸣玉。

运转春华至,岁来山草绿。

青松掩落晖,白云竟空谷。

伊人抚遗叹,恻恻芳又缛。

云谁敩美香,分毫寄明牧。

(0)
翻译
昔日曾降服英王,隐居在深山幽谷。
清泉汇聚成繁复的乐章,如玉笛声悠扬。
时光流转,春光降临,山中草木转绿。
青松下夕阳西沉,白云漫卷空谷静谧。
那人抚摸遗迹,感叹不已,香气浓郁而丰富。
是谁能教我这芬芳,哪怕一丝,也能寄予明理之人。
注释
昔降:过去降服。
英王:英明的君主。
屏身:隐藏身影。
幽岩曲:深山幽深的角落。
灵波:清澈的泉水。
繁笳:繁复的乐音。
爽籁:清脆的声音。
鸣玉:如玉般鸣响。
运转:时光流转。
春华:春天的花朵。
伊人:那个人。
遗叹:叹息遗迹。
恻恻:悲伤的样子。
芳又缛:香气浓郁。
敩:教导。
美香:芬芳。
明牧:明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昔日英王降临顾视,屏去尘嚣,选择幽深的岩石与曲水为伴。灵波之中有着繁笳之声,与爽籁鸣玉相呼应,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春华运转,岁月流逝,山草随季节轮回而变得郁郁葱葱。青松掩映着落日余晖,而白云则在空旷的谷中飘荡,这些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赞叹。

诗中的“伊人”一般指代古人或特定的人物,抚摸遗迹而发出的叹息,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愫。芳草再次缠绵,情感中带着惆怅。

最后两句,“云谁敩美香,分毫寄明牧”则是诗人在表达对远古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希望能将这份美好传递给后世,如同细微之物也能够寄托于明亮的牧场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于超脱红尘、寻找心灵宁静所在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希望将这些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题安福舻

水蒐乃偶试,画舫却先来。

岸侧系杨候,明当破晓开。

四年怀散置,一晌适清陪。

恒此南巡御,安然福九垓。

(0)

射虎川

西来圣迹仰依前,岭谷重经射虎川。

榛薄鼠如真不啻,寺楼麟楦尚居然。

三驱弧矢罢平野,万户耕桑遍大田。

稍可弗孤前烈者,秋围一试示于阗。

(0)

韵琴斋

曲廊侧畔千竿竹,听去琤琮望转深。

何必定於俯流水,方将谓是韵文琴。

不关指上宫商调,常惬心源微妙音。

隔牖猗猗如有语,胜他桐向爨馀寻。

(0)

千尺雪

鹿期催向去,雪色待今来。

即看清如尔,宁当虚掷哉。

带林寒皎皎,落礀素皑皑。

却是输真者,兰中早漉杯。

(0)

创得斋

入山不见墅,到墅忽临山。

依古松为幄,叠苍石作关。

既深斯悦性,惟静可怡颜。

阿那丹台表,容成想像间。

(0)

九月朔日作

秋季惟朔旦,塞围第一场。

千山敛云气,万树绚晴光。

迥巘鸿絧合,深溪鱼贯长。

咸宾逮回部,执役有名王。

柔远绳先切,诘戎寓意良。

宁当懈几务,猎罢阅封章。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