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
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
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
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薙草开三径,巢林喜一枝。
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
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
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好环境的喜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山径、鸟巢、竹林、泉水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简单生活的追求和热爱。
"薙草开三径"一句,以动作开始,表现了清理小路以供行走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情。"巢林喜一枝"则是对鸟类栖息之地的欣赏,显示出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喜悦。
"地宽留种竹,泉浅欲开池"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规划和期望。宽阔的土地用于种植竹子,浅缓的泉水则是为了开辟一个池塘,这些都是对未来生活美好构想的具体展现。
接下来的"紫阁当疏牖,青松入坏篱"两句,则是对居住环境的进一步修饰。"紫阁"可能指的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建筑,而"疏牖"则意味着窗棂的疏朗,这与"青松入坏篱"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造环境和谐共存的画面。
最后两句"从今安僻陋,萧相是吾师"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某位名叫萧相的人物的尊敬。这里的"萧相"可能是一位懂得自然之道、生活简朴的智者,而被诗人视为导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田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简单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某种精神导师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