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精卫》
《精卫》全文
宋 / 胡仲弓   形式: 古风

子房铸铁报韩仇,智者反为豪侠误。

倾秦岂在博浪沙,继世自闻嬴业仆。

吁嗟精卫亦偿冤,一旦奋飞身不顾。

衔石填海抑何愚,岂在朝朝与暮暮。

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

(0)
注释
子房:指张良,古代著名的谋士,曾助刘邦建立汉朝。
铸铁:形容决心坚定。
博浪沙:历史事件,张良曾试图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
嬴业仆:指秦朝的灭亡。
精卫:神话中的鸟,常用来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沧海:大海,比喻困难或辽阔的境地。
陵谷:山陵变为谷地,比喻世事变迁。
翻译
张良以铸铁的决心报韩国之仇,但智谋反而让他陷入豪侠的困境。
推翻秦国并非只在博浪沙的刺杀,秦朝的灭亡自古就注定了结局。
哎呀,连精卫鸟也要报仇雪恨,一旦振翅飞翔便不顾一切。
它衔石填海的行为多么愚蠢,难道复仇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吗?
精卫精卫,你可能不知道,大海也有涨潮退潮,山谷也会变迁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弓所作的《精卫》,以精卫鸟填海的神话故事为题材,表达了对复仇志士的赞扬和对命运变迁的感慨。首句“子房铸铁报韩仇”暗指张良刺秦的故事,借以烘托精卫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智者反为豪侠误”暗示智谋之人有时会被豪情所误导,但精卫的形象则超越了这一点,展现出坚定的决心。

“倾秦岂在博浪沙”提到博浪沙事件,象征着精卫填海并非只为一击得逞,而是持久不懈的努力。“继世自闻嬴业仆”进一步强调了精卫精神的世代传承,即使面对强秦这样的大业,也毫不退缩。

“吁嗟精卫亦偿冤”直接点出精卫填海的动机——复仇,表达对其冤屈的同情和敬佩。“一旦奋飞身不顾”描绘了精卫不顾一切向前的决心,形象生动。

“衔石填海抑何愚”看似质疑其愚昧,实则是赞美其坚韧不拔的毅力,认为这种行为虽愚,却充满价值。“岂在朝朝与暮暮”强调精卫的行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久的坚持。

最后两句“精卫精卫汝不知,沧海终有陵谷时”是对精卫的呼唤,提醒它尽管努力,但世间万物都在变化之中,沧海也可能变为陆地。这既是对精卫的安慰,也是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整体来看,胡仲弓的《精卫》通过精卫的形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忠诚、坚韧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融入了对世间沧桑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胡仲弓
朝代:宋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暖翠

暖翠浮岚万壑春,桃花流水碧沄沄。

同亭祠下生青草,天柱峰头空白云。

雨后石林群鹭宿,月中山树两猿分。

几时结屋清溪上,鹤氅筇枝学隐君。

(0)

送胡婿晋远赴义乌丞

送子官何许,稽城十舍间。

清心向松竹,洗眼更湖山。

学问驹千里,功名豹一斑。

明年经郑驿,助我悦慈颜。

(0)

巴东秋风亭怀寇公·其一

秋风亭上思悠哉,想见鸣琴日日来。

野水孤舟故如昨,为公长啸一徘徊。

(0)

山行

中年意与山林会,胜日身兼杖屦轻。

正有百钱堪独往,不将一赏负秋晴。

(0)

摸鱼儿.题甘露寺多景楼

八窗空、展宽秋影,长江流入尊俎。

天围绀碧低群岫,斜日去鸿堪数。沈别浦。

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

算触景多愁,关人底事,倚槛听鸣橹。

英雄恨,赢得名存北府。寄奴今寄何所。

西风依旧潮来去,山海颉颃吞吐。霜月古。

直耐冷、相随燕我瑶芝圃。掀髯起舞。

看羱伏苍苔,龙吟翠葆,天籁奏韶舞。

(0)

夕阳洞

怪底浮屠不宿桑,直搜岩窦意徜徉。

洞中日月未尝老,何事仙家有夕阳。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