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沐识坚贞,应怜器未成。
辉山方可重,散璞乍堪惊。
玷灭随心正,瑕消夺眼明。
琢磨虹气在,拂拭水容生。
赏玩冰光冷,提携月魄轻。
伫当亲捧握,瑚琏幸齐名。
已沐识坚贞,应怜器未成。
辉山方可重,散璞乍堪惊。
玷灭随心正,瑕消夺眼明。
琢磨虹气在,拂拭水容生。
赏玩冰光冷,提携月魄轻。
伫当亲捧握,瑚琏幸齐名。
这首诗描绘了玉工精心琢磨玉石,创作出完美玉器的过程。诗人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示了玉工的技艺和对玉器的赏析。
"已沐识坚贞,应怜器未成" 表示玉工已经理解了玉石的坚硬本性,对尚未成形的玉器充满同情。
"辉山方可重,散璞乍堪惊" 则是对辉山美玉的赞叹,以及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瑕疵时的惊讶。
"玷灭随心正,瑕消夺眼明" 描述了玉工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除去玉石上的瑕疵,使之变得更加透亮。
"琢磨虹气在,拂拭水容生" 表达了玉工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琢磨和打磨,使玉器呈现出彩虹般的光泽,并且如同清澈的水面一般充满生机。
"赏玩冰光冷,提携月魄轻" 描绘了玉器被完成后,其冰清玉洁的美感,以及在月光下轻轻举起它时的优雅情境。
最后两句 "伫当亲捧握,瑚琏幸齐名" 表示了玉工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和欣赏,以及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与古代著名的瑚琏相提并论,获得同样的荣誉。
整首诗通过对玉器加工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成品美感的赞叹,展现了诗人对工艺美学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溪蛮昔负命,杀气淩南州。
城郭涨烟火,堂皇啸蜉蝣。
被发尽冠巾,吾人反缧囚。
行剽至杪忽,归载越山丘。
驱攘事虽定,收合信疮疣。
不有异泽沾,何令馀患瘳。
寒风在林鸣,君马不能留。
初佩太守章,慨然任人忧。
问俗灰烬馀,咄唶令心谋。
士材为世用,因难乃知尤。
烦苛一荡涤,幽远遍怀柔。
四封鸣鸡犬,五谷被原畴。
里闾多娱宴,歌鼓震溟陬。
明义每所希,古人不难侔。
日月有常运,志士无安辀。
山川自兹始,努力千里游。
志士身许国,夫岂慕高爵。
感慨九重恩,领受千里托。
安边志获就,解印良亦乐。
厚禄弃千钟,壮气横六幕。
造朝吐奇论,投合期契钥。
终焉谩喋喋,远意谁领略。
琳馆返高卧,铃斋休画诺。
拟寻一亩宫,未办千金橐。
松楸已在眼,阡陌想交错。
回头长安日,倾心比葵藿。
身闲官冷巧相如,草舍柴扉况并居。
刮目尚为三日别,论心真胜十年书。
屡烦折简催羸马,知有新妆出绮疏。
兴发会须携短策,要看风味慰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