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燕山一别八年馀,再裹行幐来九陌。
君才如海不可量,奇正纵横势莫当。
弹筝叩缶坐太息,岂可日月无弦望。
为我一曲歌伊凉,挈十一州归大唐。
奇材剑客今岂绝,奈此举目都茫茫。
蓟门朝士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
生女须教出塞妆,生男要学鲜卑语。
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
自从烽火照桑乾,不敢宫前问禾黍。
子行西还渡蒲津,正喜秋气高嶙峋。
华山有地堪作屋,相与结伴除荆榛。
与子穷年长作客,子非朱颜我头白。
燕山一别八年馀,再裹行幐来九陌。
君才如海不可量,奇正纵横势莫当。
弹筝叩缶坐太息,岂可日月无弦望。
为我一曲歌伊凉,挈十一州归大唐。
奇材剑客今岂绝,奈此举目都茫茫。
蓟门朝士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
生女须教出塞妆,生男要学鲜卑语。
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
自从烽火照桑乾,不敢宫前问禾黍。
子行西还渡蒲津,正喜秋气高嶙峋。
华山有地堪作屋,相与结伴除荆榛。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顾炎武所作的《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中以深情厚谊,描绘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与子穷年长作客”,点明了两人长期漂泊在外,远离家乡的境遇。接着“子非朱颜我头白”一句,通过对比友人的青春容颜与自己的苍老,表达了岁月无情、时光易逝的感慨。随后,“燕山一别八年馀”回顾了两人上次分别的时间,增加了离别的沉重感。“再裹行幐来九陌”则描述了友人再次踏上旅途,前往京城的情景。
接下来,“君才如海不可量,奇正纵横势莫当”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然而,“弹筝叩缶坐太息,岂可日月无弦望”又流露出对友人处境的担忧,担心他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机会。
“为我一曲歌伊凉,挈十一州归大唐”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创作出优美的音乐,甚至能将十一州带入大唐,寓意着对友人才华的极高评价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奇材剑客今岂绝,奈此举目都茫茫”则对当前社会现状表示忧虑,感叹真正的人才似乎难觅。接着,“蓟门朝士多狐鼠,旧日须眉化儿女”讽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和世风的败坏,将朝臣比作狡猾的狐狸和软弱的女子。
“生女须教出塞妆,生男要学鲜卑语”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不满,认为女性应学习边疆的妆容,男性应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以此表达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强调了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行动,即使在偏远之地,也要坚持阅读历史书籍,寻求知识的力量。最后,“自从烽火照桑乾,不敢宫前问禾黍”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的担忧,不敢在皇宫前询问百姓的生活状况。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