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鸦无光蟾欲生,十二小帘花影横。
银缸火底玉虫落,瑶笙曲里青鸾鸣。
宝鸭灰红水沈爇,侍儿笑脱罗裙褶。
鞦韆庭院静无人,杜鹃枝上犹啼血。
金鸦无光蟾欲生,十二小帘花影横。
银缸火底玉虫落,瑶笙曲里青鸾鸣。
宝鸭灰红水沈爇,侍儿笑脱罗裙褶。
鞦韆庭院静无人,杜鹃枝上犹啼血。
这首《春夜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春夜景象。开篇“金鸦无光蟾欲生”,以“金鸦”和“蟾”分别象征日与月,暗示时间从白昼过渡到夜晚,营造出一种由明转暗的氛围。“十二小帘花影横”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帘幕间花影交错的美丽画面,将视觉美与意境美融为一体。
接着,“银缸火底玉虫落,瑶笙曲里青鸾鸣”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银缸中的火焰映照出玉虫般的光芒,瑶笙曲中传来青鸾的鸣叫,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增添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宝鸭灰红水沈爇,侍儿笑脱罗裙褶”描绘了室内的情景,宝鸭香炉散发出温暖的香气,侍女轻笑着脱下罗裙,这一细节既体现了生活的闲适,又透露出一丝温馨与柔情。最后,“鞦韆庭院静无人,杜鹃枝上犹啼血”以“鞦韆”庭院的寂静反衬出杜鹃鸟在枝头孤独地啼叫,其啼声中似乎蕴含着对春天的哀愁与不舍,为整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
综上所述,《春夜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想象的春夜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城南有幽人,旬浃不获见。
驾言写我忧,况怀青云彦。
寒潭照林庐,高楼俯郊甸。
偶持一觞酒,相与言笑宴。
农亩方委积,庭柯谢纷绚。
空山岁年晚,聊以观物变。
此日足可惜,携手尽馀眷。
六龙城西吕城东,奔牛古堰卧两虹。
谁筑高楼水中沚,野有蔓草牛无踪。
河边青苔生白骨,刀创箭瘢犹未没。
问知八十一年前,战死当时皆义卒。
铁马遁去刘将军,大家牵羊走燕云。
二百山河献明主,北驼南象今纷纷。
登临且喜得佳客,鞠育青青已堪摘。
浮云世事勿复论,一醉西风真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