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妒胸酥,红欺腮玉,芳情一翻柔纤。
倩女心痴,返魂苏小坟尖。
轻盈万点随流水,待招来、高挂晴帘。
怅飞花,愁也厌厌,病也厌厌。黯然蝶掠蜂黏。
又绊游丝浪絮,飘荡相兼。
清明近也,一抔净土谁添。
前身萼绿埋香冢,长兰苗、露泪犹甜。
吊春归,才卷珠帘,又下珠帘。
粉妒胸酥,红欺腮玉,芳情一翻柔纤。
倩女心痴,返魂苏小坟尖。
轻盈万点随流水,待招来、高挂晴帘。
怅飞花,愁也厌厌,病也厌厌。黯然蝶掠蜂黏。
又绊游丝浪絮,飘荡相兼。
清明近也,一抔净土谁添。
前身萼绿埋香冢,长兰苗、露泪犹甜。
吊春归,才卷珠帘,又下珠帘。
这首《高阳台》由清末民初的画家、诗人奕绘所作,其词风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春日哀愁的画面。
“粉妒胸酥,红欺腮玉”,开篇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日的花朵比作嫉妒与欺凌的女子,形象地展现了花朵在春风中竞相开放的景象。“芳情一翻柔纤”则进一步渲染了花朵的娇嫩与柔美,仿佛它们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倩女心痴,返魂苏小坟尖”,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倩女”,指美丽而痴情的女子;二是“返魂苏小”,借以表达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轻盈万点随流水,待招来、高挂晴帘”,描绘了花朵随风飘落的情景,仿佛是等待着被重新召唤回来,挂在晴朗的窗帘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期待与失落交织的情感,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
“怅飞花,愁也厌厌,病也厌厌”,直接抒发了面对春花凋零时的愁绪与疲惫,无论是因愁而病,还是因病而更觉愁苦,都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深深忧虑。
“黯然蝶掠蜂黏。又绊游丝浪絮,飘荡相兼”,蝴蝶与蜜蜂在花间穿梭,游丝与浪絮随风飘荡,这些自然界的生物与现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清明近也,一抔净土谁添”,清明节将至,意味着又有一年春花的凋零,而“一抔净土谁添”则暗示了生命的消逝与轮回,引人深思。
“前身萼绿埋香冢,长兰苗、露泪犹甜”,这里以“萼绿”和“兰苗”为喻,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哀悼,即使泪水如露般甘甜,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光。
“吊春归,才卷珠帘,又下珠帘”,最后两句以动作描写收尾,通过“吊春归”的行为,以及“卷珠帘”与“下珠帘”的反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
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