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金牛台》
《登金牛台》全文
元 / 谢应芳   形式: 古风

六龙城西吕城东,奔牛古堰卧两虹。

谁筑高楼水中沚,野有蔓草牛无踪。

河边青苔生白骨,刀创箭瘢犹未没。

问知八十一年前,战死当时皆义卒。

铁马遁去刘将军,大家牵羊走燕云。

二百山河献明主,北驼南象今纷纷。

登临且喜得佳客,鞠育青青已堪摘。

浮云世事勿复论,一醉西风真上策。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谢应芳的《登金牛台》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诗中以金牛台为背景,通过六龙、吕城、奔牛古堰、高楼、河水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场景。

首句“六龙城西吕城东,奔牛古堰卧两虹”描绘了金牛台周边的地理环境,六龙、吕城、奔牛古堰和两座横跨水上的桥梁,构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象。接着,“谁筑高楼水中沚,野有蔓草牛无踪”则转向对高楼的描述,以及高楼旁蔓草丛生、牛迹全无的荒凉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河边青苔生白骨,刀创箭瘢犹未没”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残酷与悲壮,河边长满青苔的白骨和未消散的刀伤箭痕,让人不禁联想到过去的战争与牺牲。接下来,“问知八十一年前,战死当时皆义卒”通过询问的方式,揭示了这些牺牲者都是为了正义而战的勇士。

“铁马遁去刘将军,大家牵羊走燕云”描述了战争后的情形,刘将军骑着铁马逃走,百姓们牵着羊群离开,展现了战后的流离失所。最后,“二百山河献明主,北驼南象今纷纷”提到山河归顺新主,北方的骆驼和南方的象群四处游荡,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

“登临且喜得佳客,鞠育青青已堪摘”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喜悦,同时也赞美了青青的植物,寓意生机勃勃。最后,“浮云世事勿复论,一醉西风真上策”则是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选择在西风中畅饮,以此作为面对复杂世事的最好策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宁静,以及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

作者介绍
谢应芳

谢应芳
朝代:元   字:子兰   号:龟巢   籍贯:常州武进(今属江苏)   生辰:1295~1392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常州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钻研理学,隐白鹤溪上,名其室为“龟巢”,因以为号。授徒讲学,议论必关世教,导人为善,元末避地吴中,明兴始归,隐居芳茂山,素履高洁,为学者所宗,有《辨惑编》、《龟巢稿》等。
猜你喜欢

游山光寺

竹围杉径晚风清,又入山光寺里行。

一一过僧谈旧事,迟迟绕壁认题名。

仙来石伴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

三十年间成底事,坐叨閒禄是身荣。

(0)

续梅花百咏·其五十九钓矶梅

几树寒梅傍钓矶,渔翁相对竞忘机。

得鱼沽酒杯盘设,月上梢头尚未归。

(0)

续梅花百咏·其十五友梅

终结同松竹般荣,友结寒天喜笑迎。

莫道交情甘冷淡,平生知己素心盟。

(0)

蝶恋花

梦迹云朝连雨暮。峡口惊湍,山上巉岩路。

窥宋东墙真有女。三年错解高唐赋。

两岸猿声啼不住。似劝凌波,早转蘅皋步。

摇落秋风多少树。寒城一眺伤平楚。

(0)

惜红衣.夜泛玄武湖,过慵庐未泊,赋寄。和梦窗

断屿留云,澄波浸月,际空一白。

老柳扶疏,微风飏柔碧。

篷窗鬓影,如燕子、翩飞斜掠香陌。

花外琼箫,疑秦楼仙迹。芳洲两侧。

绿盖红衣,依稀旧时色。沙鸥夜梦,正熟万缘绝。

晨夕独经行地,凝望斗南箕北。

指啸台高处,双桨来时曾识。

(0)

法曲献仙音

珠箔飘烟,珧窗阁雾,一片夕阳红浅。

麝月香消,犀云妆冷,高楼凤箫声换。

甚莺燕,纷来去,芳菲弄春晚。总销黯。

忆西园、翠衫银榼,自劝驾、东皇落英飞辇。

何处不天涯,奈心远、杨花尤远。

休恨杨花,恨霜华、菱镜渐满。

把琴丝弹彻,云水玉人湘怨。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