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围杉径晚风清,又入山光寺里行。
一一过僧谈旧事,迟迟绕壁认题名。
仙来石伴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
三十年间成底事,坐叨閒禄是身荣。
竹围杉径晚风清,又入山光寺里行。
一一过僧谈旧事,迟迟绕壁认题名。
仙来石伴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
三十年间成底事,坐叨閒禄是身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光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竹围杉径晚风清”,以竹林环绕、杉木小径在傍晚时分的清新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意境。接着,“又入山光寺里行”则点明了诗人再次踏入这座寺庙,暗示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情感。
“一一过僧谈旧事,迟迟绕壁认题名”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交谈的情景,以及他在墙壁上寻找自己或他人题名的过程,既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仙来石伴怀灰劫,鹤语池边劝后生”则是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仙人与石头相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鹤在池边的对话,则是对年轻一代的勉励,寓意着生命的传承与希望。
最后,“三十年间成底事,坐叨閒禄是身荣”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三十年的光阴,究竟成就了什么?或许只是坐享清闲之禄,成为了一种身外之荣。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功利主义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