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
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
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
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
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春光难问,烟草忘情,凭将彩管新声。
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
杏花下,把琼箫低按,试学秦声。
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
小院人闲,飞花悄悄无声。
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
更有那,杨柳外、莺语数声。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声声慢·效旧人作韵用八声字》描绘了一幅春日静谧而生机盎然的画面。开篇“春光难问,烟草忘情”以轻淡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朦胧与烟草的悠然,暗示了诗人对春色的深深眷恋。接着,“宫额初消,雕梁紫燕声声”,通过宫檐上的燕子鸣叫,传递出春天的气息和建筑的精致。
“湘帘半掩影碧,画阑干、几树鹃声”描绘了湘帘后的绿色映衬着斑驳的光影,画栏外杜鹃鸟的啼鸣增添了哀婉的意蕴。在杏花树下,诗人吹奏着琼箫,尝试模仿秦地的乐调,展现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对远方文化的向往。
接下来,“绮陌香车竞艳,听清歌缓缓,是处春声”描绘了街头巷尾的繁华景象,清脆的歌声和春天的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热闹的春景图。而在小院中,人声稀疏,只有飞花悄然落地,显得宁静而祥和。
最后,“松风忽来绣户,韵生凉、吹作涛声”以松风的吹拂带来丝丝凉意,仿佛海浪般起伏,而杨柳外的莺语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整首词以八声字的韵脚,巧妙地展现了春天的多姿多彩和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