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屿留云,澄波浸月,际空一白。
老柳扶疏,微风飏柔碧。
篷窗鬓影,如燕子、翩飞斜掠香陌。
花外琼箫,疑秦楼仙迹。芳洲两侧。
绿盖红衣,依稀旧时色。沙鸥夜梦,正熟万缘绝。
晨夕独经行地,凝望斗南箕北。
指啸台高处,双桨来时曾识。
断屿留云,澄波浸月,际空一白。
老柳扶疏,微风飏柔碧。
篷窗鬓影,如燕子、翩飞斜掠香陌。
花外琼箫,疑秦楼仙迹。芳洲两侧。
绿盖红衣,依稀旧时色。沙鸥夜梦,正熟万缘绝。
晨夕独经行地,凝望斗南箕北。
指啸台高处,双桨来时曾识。
这首词以玄武湖为背景,描绘了夜晚泛舟湖上的景象,以及对过往与未来的遐想。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断屿”、“澄波”、“老柳”、“篷窗”、“花外琼箫”、“芳洲”、“绿盖红衣”、“沙鸥”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断屿留云,澄波浸月,际空一白”,开篇即以壮阔的湖景引入,云、月、水相互映衬,展现出玄武湖的辽阔与宁静。“老柳扶疏,微风飏柔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边老柳在微风中的轻摆,以及水面被微风吹皱的碧波,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之美。“篷窗鬓影,如燕子、翩飞斜掠香陌”,将人与自然巧妙融合,仿佛主人公与燕子一同在花香弥漫的小径上轻盈穿梭,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花外琼箫,疑秦楼仙迹”,通过想象中的箫声和秦楼仙迹,进一步丰富了意境,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乐音,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芳洲两侧。绿盖红衣,依稀旧时色”,描绘了湖中小洲的景色,绿叶红花,虽是旧时之色,却依然美丽动人,唤起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沙鸥夜梦,正熟万缘绝”,夜晚的沙鸥似乎在梦中沉醉,一切尘世烦恼皆已消散,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晨夕独经行地,凝望斗南箕北”,白天与黑夜的交替,主人公独自漫步,凝视着斗南箕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宇宙浩瀚的感慨。“指啸台高处,双桨来时曾识”,最后两句则指向了过去与未来的交汇点,暗示了某种相遇或重逢的可能性,充满了深邃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玄武湖夜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自然、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