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席晓烟收,忽与天风遇。
谁唱秀州谣,恐是南塘路。
挂席晓烟收,忽与天风遇。
谁唱秀州谣,恐是南塘路。
这首诗《秀水飞帆》由元末明初的诗人高逊志所作,描绘了晨光中帆船在秀水之上航行的景象,充满了灵动与自然之美。
首句“挂席晓烟收”,描绘了清晨时分,随着晨雾渐渐散去,帆船挂起船帆的情景。这里的“挂席”不仅指出了船只的状态,也暗示了时间的变换和自然界的动态。“晓烟收”则形象地表现了晨雾消散的过程,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宁静与清新之感。
接下来的“忽与天风遇”,则将读者的视线从水面转向天空,仿佛在说,就在这个时候,船只意外地遇到了天风。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忽”字,营造出一种惊喜与偶然的感觉,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风的突然吹来,给航行带来了一丝不确定性和刺激。
“谁唱秀州谣,恐是南塘路。”这两句则是对航行路线的遐想与猜测。诗人似乎在问,是谁在吟唱着秀州的地方歌谣?又或是,这条航线是否通往了南塘?这里通过设问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期待,以及对沿途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晨光中帆船航行于秀水之上的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