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暇即课子,扫榻倦亦留宾。
莫叹秋风萧飒,穿林月片如银。
研经暇即课子,扫榻倦亦留宾。
莫叹秋风萧飒,穿林月片如银。
此诗描绘了濮允中先生在研习经典之余,教导子女,清扫榻席接待宾客的生活场景。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研经暇即课子”,点明了先生在闲暇时教导子女的情景,体现了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成长的关注。次句“扫榻倦亦留宾”,描述了即使感到疲倦,也依然热情地接待客人,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与待人接物的周到。
后两句“莫叹秋风萧飒,穿林月片如银”,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以“秋风萧飒”描绘季节更替的景象,但紧接着以“穿林月片如银”来反衬,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月光的皎洁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濮允中先生及其家庭的和谐氛围和高雅情趣,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寂寂江村数掩篱,吾庐又及素秋时。
横林未脱色已尽,孤鸟欲栖鸣更悲。
小釜莼羹初下豉,矮瓶豆粉正燃萁。
为农幸有家风在,百世相传更勿疑。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