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
《立秋》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通闰立秋早,况在深山中。

虫鸣莎底急,风来树上雄。

益觉秋信佳,旷览极长空。

白帝有神权,素宇无纤蒙。

匪惟契静怀,更用占祥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之中立秋时节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

首先,“通闰立秋早,况在深山中。”开篇点明时令与地点,立秋之日提前到来,在深山之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独特的氛围。这里的“通闰”可能指的是闰月,增加了季节变化的复杂性,也暗示着时间的微妙流转。

接着,“虫鸣莎底急,风来树上雄。”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虫鸣声急促,似乎在迎接季节的转换;风吹过树梢,带起一阵阵雄壮的声响,预示着秋风将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感受,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季节更替的动态美。

“益觉秋信佳,旷览极长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站在广阔的天空之下,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而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是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白帝有神权,素宇无纤蒙。”“白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掌管四季之中的秋季。“神权”在这里象征着秋神的力量与权威。诗句表达了一种对秋神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描绘了秋天天空的纯净与无瑕,没有一丝云雾遮挡,展现出秋天独有的清澈与高远。

最后,“匪惟契静怀,更用占祥农。”“匪惟”表示不仅仅是,强调了秋天对于人们心灵的抚慰作用,以及它在农业活动中的重要性。秋天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思考与反思的时刻,它让人们的心灵得以平静,同时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好准备。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秋天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其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关系的独到见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深山立秋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海岳开襟歌楼名上有扁曰乘六龙

沧池瀁瀁蛟龙窟,中耸玉台规宝月。

祖洲之草琪树枝,袭芳笼影水精阙。

周禆瀛海诚旷哉,昆峤方壶缩地来。

八琅云璈底须奏,松风朅听尘襟开。

芥舟祗需坳堂水,溟渤何劳千万里。

得其环中游物外,枣叶须弥皆一理。

我之所戒在求仙,海岳寄兴属偶然。

保合太和励体乾,时乘六龙以御天。

(0)

雨后御园閒泛·其二

云未曾经有亦曾,去年春雨也频仍。

夏初原是愁希泽,念此吾惟倍凛兢。

(0)

春耦斋

绿竹丛中诘径幽,绮窗玉砌俯澄流。

每因耕礼于时憩,试问农人得此不。

宝穑绥丰真胜赏,墨林契要亦优游。

斋虽老屋额新署,妙迹爰收十五牛。

(0)

西直门外·其一

紫禁平明命六驺,御园返跸侍慈娱。

居诸屈指才成五,景物青郊顿尔殊。

(0)

含经堂古干梅歌

菀枯消息真无穷,女夷巧会偷天工。

谁谓死灰槁木质,却有生意含其中。

朵云一盆槎枒倚,数英忽绽昌条绮。

常见画图方朔翁,臞骨棱棱簪玉蕊。

烟雨楼前阅岁华,携来书室陪清嘉。

含经味道藉远俗,绯桃绿李纷如麻。

春来依旧冰雪姿,浙云燕月夫岂知。

驿致偶寄一时兴,刘协之言有所思。

(0)

密云行宫对月

过望小亏圆,徘徊银汉边。

最欣寒不湿,可以暑全蠲。

疏树迎光漏,閒花入影妍。

玉轮犹早上,应惜孟秋天。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