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豪俊客,眼不著长檠。
贤圣开书夜,江湖纵酒情。
虞卿能赴急,徐稚本躬耕。
易水城西畔,时来一濯缨。
明时豪俊客,眼不著长檠。
贤圣开书夜,江湖纵酒情。
虞卿能赴急,徐稚本躬耕。
易水城西畔,时来一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明时豪杰之士的风采与情怀。首句“明时豪俊客,眼不著长檠”点明了人物的时代背景与身份,豪杰之士在明亮的时代里,目光不被世俗的灯烛所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气度。接下来,“贤圣开书夜,江湖纵酒情”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豪杰之士在夜晚读书、在江湖中饮酒的自由洒脱生活,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虞卿能赴急,徐稚本躬耕”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美了朋友的品质与才能。虞卿是战国时期的著名策士,他能够及时帮助他人;而徐稚则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隐士,他原本以耕种为生。这两句话既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暗示了友人既有济世之才,又不失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
最后,“易水城西畔,时来一濯缨”以易水为背景,暗喻了友人即将离开,前往新的地方。在这里,“濯缨”是一个典故,出自《楚辞·渔父》,原意为清洗帽子上的尘土,这里借指友人在离开前,如同洗净心灵一般,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或旅程。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