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迁村居二首·其二》
《迁村居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歌乐听常稀,茅亭静掩扉。

槎来垂钓次,月落问安归。

远客传烧研,幽禽看衲衣。

眼前无俗事,松雨蜀山辉。

(0)
翻译
音乐和歌声常常难得听到,茅草亭静静地掩着门扉。
在江边的木筏上钓鱼,月亮落下时询问何时回家。
远方的客人传递研磨的墨宝,幽静的鸟儿围观我穿着的僧衣。
眼前没有烦扰的俗事,只有松雨洒落在蜀地的山峦上,闪闪发光。
注释
歌乐:音乐和歌声。
常稀:常常难得。
茅亭:茅草亭。
静掩扉:静静地掩着门。
槎来:在江边的木筏上。
垂钓次:钓鱼的时候。
月落:月亮落下。
问安归:询问何时回家。
远客:远方的客人。
烧研:研磨的墨宝(可能指书信或书法)。
衲衣:僧衣。
眼前:眼前。
无俗事:没有烦扰的俗事。
松雨:松树下的雨。
蜀山辉:蜀地的山峦闪闪发光。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田园诗意境的作品,诗人以淡定和从容的心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图景。

"歌乐听常稀,茅亭静掩扉。"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向往。在这里,“歌乐”指的是音乐或歌声,但“听常稀”说明这些声音并非频繁可闻,而是偶尔传来;“茅亭静掩扉”则描绘了一种隐居生活中的宁静和孤独,诗人似乎在茅草覆盖的小屋中关闭了尘世的喧嚣。

"槎来垂钓次,月落问安归。"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田园生活。“槎来”可能指的是树木间挂钩垂鱼的景象,而“垂钓次”则暗示了一种悠闲自在的捕鱼方式;“月落问安归”则表达了夜色降临时,诗人关心远方家人的平安,以及对归家的渴望。

"远客传烧研,幽禽看衲衣。"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隔绝尘世的生活状态。“远客”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而“传烧研”可能是指远方来客带来的信息或是烧制药材的过程;“幽禽看衲衣”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甚至连野鸟都能观察到诗人的简朴衣着。

"眼前无俗事,松雨蜀山辉。" 最后两句则总结了诗人对现世的态度和他所居住环境的美好。“眼前无俗事”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松雨蜀山辉”则描绘了一个雨中松林与远处蜀山相映成趣的景象,既有静谧也有壮丽之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淡雅的笔触、深邃的意境和对自然美好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在这种生活中所获得的心灵宁静与满足。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玉龙子诗

圣运潜符瑞玉龙,自兴云雨更无踪。

不如渭水沙中得,争保銮舆复九重。

(0)

题牡丹

一种芳菲出后庭,却输桃李得佳名。

谁能为向天人说,从此移根近太清。

(0)

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三

璿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0)

冬绪羁怀示萧咨议虞田曹刘江二常侍诗

去国怀丘园,入远滞城阙。

寒灯耿宵梦,清镜悲晓发。

风草不留霜,冰池共如月。

寂寞此閒帷,琴尊任所对。

客念坐婵媛,年华稍庵薆。

夙慕云泽游,共奉荆台绩。

一听春莺喧,再视秋虹没。

疲骖良易返,恩波不可越。

谁慕临淄鼎,常希茂陵渴。

依隐幸自从,求心果芜昧。

方轸归与愿,故山芝未歇。

(0)

归田诗

务农勤九谷,归来嘉一廛。

穿渠移水碓,烧棘起山田。

树阴逢歇马,鱼潭见洒船。

苦李无人摘,秋瓜不直钱。

社鸡新欲伏,原蚕始更眠。

今日张平子,翻为人所怜。

(0)

上留田行

嗟行人之蔼蔼。骏马陟原风驰。轻舟泛川雷迈。

寒往暑来相寻。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入襟。

岁华冉冉方除。我思缠绵未纾。感时悼逝凄如。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