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皙少年子,秋郊臂苍隼。
日暖饥目开,风微双翅紧。
草际鸣鹑惊,蒿间黄雀窘。
下鞲诚必获,得俊还复哂。
碎脑此非辜,食肉尔何忍。
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恻悯。
白皙少年子,秋郊臂苍隼。
日暖饥目开,风微双翅紧。
草际鸣鹑惊,蒿间黄雀窘。
下鞲诚必获,得俊还复哂。
碎脑此非辜,食肉尔何忍。
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恻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观放鹞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猎鹞场景。首句“白皙少年子”点出主人公的年轻和肤色,接着“秋郊臂苍隼”展现了少年在田野上驾驭猎鹰的英姿。随着阳光温暖,猎鹰因饥饿而眼睛睁开,准备出击,“日暖饥目开,风微双翅紧”形象地刻画了猎鹰的状态。
接下来,诗人通过“草际鸣鹑惊,蒿间黄雀窘”描绘了猎物的惊恐,暗示了猎鹰的敏捷与猎手的技巧。然而,当猎手准备放飞鹞子时,“下鞲诚必获,得俊还复哂”,表现出对猎物命运的淡淡讽刺,同时也揭示了人性中对于瞬间快乐的追求。
最后两句“碎脑此非辜,食肉尔何忍”表达了诗人对被猎杀动物的同情,认为它们并无罪过,猎人取乐的行为让人心生怜悯。“取乐在须臾,我心良恻悯”直抒胸臆,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猎杀行为的深深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放鹞子的过程,寓言般地探讨了人性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
剩欲从公朝暮閒,一溪留我未容还。
极思谈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数里间。
诗绝一时同郑老,书堂终日憩何山。
报来定有吴门信,快矣黄嘉明月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