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霰初分叶,惊春已作花。
鲜于紫艾绶,殷过赤城霞。
破蓓香囊小,衔趺彩笔斜。
骚人虽丽思,忍作桂旗车。
冒霰初分叶,惊春已作花。
鲜于紫艾绶,殷过赤城霞。
破蓓香囊小,衔趺彩笔斜。
骚人虽丽思,忍作桂旗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雪后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事物的喜悦和赞美。
“冒霜初分叶”一句,以精巧的笔触勾勒出初春之际,柳树在微弱阳光的照耀下开始展现绿意。紧接着,“惊春已作花”则是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赞叹,即便是在寒冷消退的早春,鲜花也已经悄然绽放。
“鲜于紫艾绶,殷过赤城霞”两句,用鲜艳的色彩描写了花卉与天边云霞之间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又超逸的情景。诗人通过“鲜于紫艾绶”的形容,更是传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
至于“破蓓香囊小”、“衔趺彩笔斜”,这两句则是写作时的意象联想,好像在说诗人的情思如同细腻的香囊与斜倚的彩笔一样,不仅仅是实景描绘,更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想象。
最后,“骚人虽丽思,忍作桂旗车”一句,虽然诗中的“骚人”指代诗人自己,但也可引申为所有对美有深切体验的人。在这里,诗人的情思如同古时文学家(骚人)一样,对美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即使是驾驶着桂树制成的旗帜之车,也难以表达他们内心的丰富想象。
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文化底蕴,是一篇充满意象与情感的佳作。
皎皎凌三夏,阇城第二花。
秋魂凭楚些,黄额访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