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陆元殊种,名称偶尔同。
秋光波底见,堤上忆苏公。
津陆元殊种,名称偶尔同。
秋光波底见,堤上忆苏公。
这首诗描绘了木芙蓉在秋天的独特景象,以及诗人对古代文豪苏轼的怀念之情。
“津陆元殊种”,开篇点出木芙蓉与其它植物的不同之处,强调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特性。“名称偶尔同”,接着指出木芙蓉与苏轼名字的巧合,为后文的联想埋下伏笔。
“秋光波底见”,描绘了木芙蓉在秋天的美丽景色,它倒映在水波之中,展现出一种静谧而优雅的美。“堤上忆苏公”,最后两句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表达了诗人站在堤岸上,回忆起苏轼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情景,流露出对先贤的敬仰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木芙蓉在秋天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年华几许,怎芳春两度,不曾怜惜。
古戍黄云嘶马去,客里又逢寒食。
冷雨攒衣,颠风掣帽,俄顷前村黑。
瓦垆松火,恁时尽也消得。
凝想水国繁华,画裙罗扇,处处喧歌席。
柔橹呕哑花影外,绿腻葡萄千尺。
异地今朝,伤心杨柳,才露些儿碧。
十三山下,伴人一片穹石。
虫尔来前,尔雅重笺,为伊释名。
想公会夫人,汝为齐女,晋留重耳,谁是申生。
孤竹餐薇,荆蛮采药,鸿雁关河弟唤兄。
嗟子季、似乘舟卫寿,字字伤情。
卑栖爱择田荆,应花萼、楼中第几声。
比苦竹丛边,行兮不得,秋风原上,急也曾经。
饼怨婆焦,妇称姑恶,蜂蚁网常友爱并。
嘈嘈处、有阋于墙者,蓦地心惊。
秋在台城路。听吴娘、小楼低唱,萧萧暮雨。
画里帘波丁字水,每忆垂杨一树。
逐落叶、随风飘舞,南北东西行万里,对河山、漂泊犹如故。
谁耐写、别人处。
能诗司马吾家住,记泥墙钗痕墨沈,昔年曾获。
不道河楼留雪爪,又惹宝鸿相诉。
邀笛奏、王郎新谱。
我或前身据床客,踏荒烟、曾表桓公墓。
历寒食、又三度。
画中人面,坐胡床、摘阮双雏侍侧。
貂帽蛮靴,垂辫发、绝代春风颜色。
旃帐魂孤,兜离语异,猎骑如云黑。
阏氏年少,此时应也白头。
当日一样还朝,羌儿泪洒,不若苏通国。
留取余生,埋卫冢、蓬首翻求国贼。
虎士如林,龙骧满厩,都尉何恩德。
那堪再误,胡笳不用多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