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池上绿衣儿,燮理阴阳焉用之。
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
金明池上绿衣儿,燮理阴阳焉用之。
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金明池上活动的人物,穿着绿色的衣服,似乎在进行某种神秘的仪式或职责,那就是燮理阴阳。然而,诗人对这种角色的存在感到疑惑,他指出建立国家、创立家族本应务实,为何还要依赖于非实用的梓木、漆树和桐木来制作家具(可能象征着权势或地位的象征)。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暗示了对过度追求形式或虚无之物的质疑。整体上,这首诗寓含哲理,具有讽刺意味。
名都有高楼,上入青云端。
脩城延曲隅,阿阁交重栏。
佳人理清曲,当户横朱弦。
扬音綵霞里,令颜谁不观。
宾客会四座,丝竹哀且繁。
日中车马至,薄暮皆言还。
听曲各言好,知音良独难。
谁为同心人,并起乘双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