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风物自凄清,叶叶枝枝策策鸣。
近砌不堪催织语,远砧更送断肠声。
苦心且作丁当和,积恨终凭熨帖平。
寒女终身无褐彩,绮罗通夕课寒檠。
秋来风物自凄清,叶叶枝枝策策鸣。
近砌不堪催织语,远砧更送断肠声。
苦心且作丁当和,积恨终凭熨帖平。
寒女终身无褐彩,绮罗通夕课寒檠。
这首宋朝许及之的《闻砧》,描绘了秋日里听闻捣衣声时的凄凉与哀愁。诗中以“秋来风物自凄清”开篇,点明季节与氛围,随后通过“叶叶枝枝策策鸣”形象地展现了秋风中的落叶声,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意境。接着,“近砌不堪催织语,远砧更送断肠声”两句,将听觉感受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不仅描绘了捣衣声在近处与远处的不同效果,还巧妙地将这种声音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
“苦心且作丁当和,积恨终凭熨帖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达,诗人似乎在借捣衣声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积怨,但最终是否能真正得到慰藉,留给读者无限遐想。最后,“寒女终身无褐彩,绮罗通夕课寒檠”则将个人的情感上升到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寒女终年无暖衣,而富贵人家却夜以继日地忙碌于寒灯之下,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不公与贫富差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悲欢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元巳丽兹晨,微雨朝霁暖。
鸣莺动新绿,岸苇坼冰管。
江亭二三子,夙昔游已远。
独来岂不乐,惟子共休浣。
临流见毛发,荠若新蒲短。
感此游意尽,返车过城堧。
春服多丽人,佳时集芳苑。
行行与子归,喧静忽尔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