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得亦无失,喜来忧患乘。
崇高带倾覆,陈根吐鲜英。
反覆开存亡,臭腐舍精灵。
如何声利徒,僶俛趋誉名。
季子竟车裂,累印何足荣。
李公具五刑,悔令游说成。
卖主愆自招,上书谁为明。
万事有不虞,逍遥可长生。
无得亦无失,喜来忧患乘。
崇高带倾覆,陈根吐鲜英。
反覆开存亡,臭腐舍精灵。
如何声利徒,僶俛趋誉名。
季子竟车裂,累印何足荣。
李公具五刑,悔令游说成。
卖主愆自招,上书谁为明。
万事有不虞,逍遥可长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廷陈所作的《杂诗九首》之六,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道德与功利的深刻洞察。
首句“无得亦无失”,开篇即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无论得与失,都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接着,“喜来忧患乘”则指出情绪的波动往往伴随着生活的起起伏伏,提醒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
“崇高带倾覆,陈根吐鲜英”两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比喻人生,高处不胜寒,低谷中也有生机,强调了人生境遇的多变性和内在生命力的重要性。
“反覆开存亡,臭腐舍精灵”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生命在不断变化中存亡交替,而真正的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物质的腐朽。
“如何声利徒,僶俛趋誉名”则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批判,指出人们为了名声和利益而不择手段,忽略了道德与精神的追求,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反思。
“季子竟车裂,累印何足荣”引用历史典故,季子因名声而遭受不幸,官位再多也难以带来真正的荣耀,强调了名声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
“李公具五刑,悔令游说成”提到李公因游说而遭受酷刑,表达了对权谋与智谋的警示,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卖主愆自招,上书谁为明”指出个人的错误行为最终会自我招致,即使向他人求助也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强调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最后,“万事有不虞,逍遥可长生”总结全诗,认为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无法预料,唯有保持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永恒的生命状态。
整首诗以深沉的哲思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德与功利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天下无双士,淮南第一州。
文章老元帅,节义古诸侯。
路稳归黄阁,功成建碧油。
九重致尧舜,四海望伊周。
楚甸供吟笔,吴兵赖坐筹。
风云生鹢首,蛟蜃怯龙头。
有士依馀芘,干时愧拙谋。
沧溟波浪险,愿借钓鳌钩。
元侯选胜重经营,地取圆心正且平。
揆日募工踰再浃,创亭合乐落初成。
面开西向缘忠孝,榜揭新封纪宠荣。
隐隐湖山藏故国,漫漫烟水隔都城。
低迷叠嶂回峰抱,缭绕芳丛列艳迎。
台上临风共萧洒,花间梦蝶助凄清。
枕流小槛攲前沼,散绮幽轩接后甍。
旧景周环如有待,夕阳偏照似多情。
萦纡碧沚通潮浦,左右修篁拂画楹。
自昔甘棠虽足爱,会稽从此擅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