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阳腾晓海门东,似□红旗锦飏风。
何必暮山誇返照,试看西岭画屏中。
翔阳腾晓海门东,似□红旗锦飏风。
何必暮山誇返照,试看西岭画屏中。
此诗描绘了清晨海上日出之景,以“翔阳”喻日,生动形象。接着以“红旗锦”比喻朝阳映照下的海面,色彩斑斓,随风飘扬,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象与鲜艳的色彩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后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并不满足于仅仅描绘日出的壮丽景色,而是通过“何必暮山誇返照”,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赞叹之情,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最后,“试看西岭画屏中”一句,以“西岭”象征远处的山脉,将其比作一幅精美的画卷,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美轮美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暮雨消烦暑。房栊□、顿觉秋意如许。
天高云杳,山横绀碧,桂华初吐。
空庭静掩桐阴,更苒苒、流萤暗度。
记那时、朱户迎风,西厢待月私语。
佳期易失难重,馀香破镜,虽在何据。
如今要见,除非是梦,几时曾做。
人言雁足传书,待尽写、相思寄与。
又怎生、说得愁肠,千丝万缕。
高阁登临佛国春,逍遥聊复话前因。
老来白业渐欲近,兴到青山相与新。
扰扰簿书抛旧梦,迢迢钟磬著闲身。
笑他车马临官道,不及朝耕暮读人。
昔时彭祖,闻道有、八百穹崇遐寿。
屈指我公今几许,历岁才方七九。
七百修龄,更三十七,犹是公之有。
此逢诞节,盍须来献尊酒。
好是子舍孙枝,居官领荐,迭复青毡旧。
陶令解龟何太早,去作幔亭仙友。
只恐九重,思贤梦觉,未屈调羹手。
周公居左,鲁公还是居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