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山西一片霞,愁来有路不容遮。
秋风三径陶彭泽,正待南归看菊花。
日落山西一片霞,愁来有路不容遮。
秋风三径陶彭泽,正待南归看菊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天边云霞满布的壮丽景象,同时融入了诗人深深的愁绪。首句“日落山西一片霞”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夕阳映照下的山景图,霞光万道,色彩斑斓,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次句“愁来有路不容遮”,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无法被外界所掩盖,即使是在如此美丽的景色面前,愁绪依然难以排遣。
接着,“秋风三径陶彭泽”一句,借用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陶渊明曾隐居于庐山脚下,三径之外,秋风送爽,正是他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美的时刻。在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陶彭泽,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最后,“正待南归看菊花”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菊花作为秋季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高洁、坚韧的品格,诗人期待在南归之时,能够欣赏到菊花盛开的美景,或许也是在憧憬着心灵的解脱与精神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巴蜀久彫敝,伤哉远朝廷。
大道舞狐狸,嘉谷困蝗螟。
我尝行其野,所在闻惟腥。
叹息莫能救,熟视涕泪零。
今年不自意,属当按邦刑。
平时语云何,敢遽忘生灵。
拟于万仞渊,挠以一寸筳。
贤者相告戒,安坐看空囹。
愚者顾之笑,谓我不自宁。
我非恶静乐,独行苦伶仃。
糜费廪中粟,奔走閤前铃。
恐如执金椎,而诵麦青青。
果欲中世用,诸公乃仪型。
吟誉先君者,多埋葛岭傍。
几年千里客,一夕九原伤。
琴砚遗儿远,棺衾得友偿。
玉楼天上事,应有旧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