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
《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屈指宣和岁在辰,于今四十有三春。

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ūláibǐngqudēngmíngxiǎohòu
sòng / wángzhīdào

zhǐxuānsuìzàichénjīnshíyǒusānchūn

jiāyòuláizhuīcóngguìcóngrén

翻译
屈指算来,现在是宣和年间,已经过去了四十三个春天。
我们的家族又有了新的后继者,就像丛桂繁茂,从此不再缺少人才。
注释
屈指:形容计算或回忆往事时手指轻轻扳动,表示时间过得很快。
宣和:宋徽宗赵佶的年号,象征着一个时代。
岁在辰:辰代表十二地支中的辰时,古代用来计时。
四十有三春:四十三个春季,指年龄。
吾家:我家,指诗人的家族。
莱追继:莱子的后继者,莱子可能是指家族中某位重要人物。
丛桂:比喻子孙众多,人才辈出。
不乏人:指家族中不断有人才涌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之道所作,标题为《书子莱丙戌登科题名小录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学术传统的自豪和期待。

“屈指宣和岁在辰”一句,通过“屈指”这个动作,暗示时间的推移,宣和即北宋时期的年号,岁在辰则是指特定的一年。诗人提及这些年份,是为了强调自己的家族自古以来就有学者登科取得功名。

“于今四十有三春”表明诗人至此已经度过了四十三个春天,即四十三岁。这不仅是对年龄的直接陈述,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一生中取得成就的自我评估。

“吾家又得莱追继”这句,"莱"可能指的是家族中的某位学者或先辈,而“追继”则意味着后人的继续和发扬。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家庭学术传统的骄傲,以及希望这种传统能够被后代所承续。

“丛桂从兹不乏人”中,“丛桂”象征着科举考试的成功与荣誉。“从兹”意味着从此以后,“不乏人”则表明家族中取得这类成就的人才不会断绝。这句诗强调了家族在学术上的繁盛和希望这种繁盛能够持续下去。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年龄、家庭历史以及学术传承的反思,展现了一种对家族荣耀的自豪感,以及对于后代能否继续保持这一传统的期待。王之道通过这首诗,不仅肯定了自己的成就,更寄托了对家族未来繁荣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过高唐访先大夫遗政得州志知有葺城之绩而记述寥寥因以志感

褰帷问俗驻鱼邱,父老攀车顉故侯。

雉堞嶙峋遗烈远,棠阴蔽芾去思留。

秋风凄恻飞红叶,落日悲鸣骋紫骝。

惆怅残碑沦旧迹,寒烟衰草漫凝眸。

(0)

和何彦正春耕十一首·其十

野夫卧对石门山,怀友其如道险艰。

喜诵清诗凉雨后,唤回幽思白云间。

(0)

汪子归新安送别

结侣向林丘,披襟事事幽。

清尊文字饮,高枕画图游。

寂寞玄亭路,苍茫钓客舟。

何当送归夜,风雨满西楼。

(0)

苏武归朝图

茂陵烟树碧萧疏,白首生还志不渝。

面目依稀犹似昔,节旄零落巳无馀。

归期不待羝生乳,远信真成雁寄书。

颇有幽怀忘未得,梦魂时或到穹庐。

(0)

秋兴·其五

六街晴色散秋光,一片浮云接大荒。

塞雁随旸如有约,岭猿叫月巳无肠。

褰裳花下愁沾露,散步林间怕履霜。

此日不妨多酌我,壶中广大醉乡长。

(0)

秋兴·其三

西风吹鬓冷萧疏,宦况无多客影孤。

海燕知时辞旧垒,塞鸿趁暖就新芦。

渴怀甫里烹茶灶,醒爱高阳醉酒徒。

百尺高楼千里眼,岸连萧艾水沉菰。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