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儿童喜欲颠,老翁不出自欣然。
晴天霁色浑无用,只乞斜阳了断编。
雨后儿童喜欲颠,老翁不出自欣然。
晴天霁色浑无用,只乞斜阳了断编。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儿童欢愉与老翁内心满足的对比场景,以及对夕阳余晖的特别情感。通过“雨后儿童喜欲颠”一句,诗人生动地展现了孩子们在雨后的兴奋与快乐,他们或许在追逐、嬉戏,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而“老翁不出自欣然”则刻画了一位老人虽未外出,却因内心的满足而感到喜悦的情景,这种满足可能来自于对宁静生活的享受,或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接着,“晴天霁色浑无用”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空的某种态度,似乎认为晴天的美丽并不如雨后的景象那样能触动人心,强调了雨后景色的独特魅力。最后,“只乞斜阳了断编”则以夕阳作为情感的寄托,希望在一天结束之时,能有夕阳的余晖陪伴,仿佛夕阳能为一天的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给予人一种温暖和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不同年龄群体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不同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炉火烬复燃,腾腾送冬夜。
室空絮不温,况有无衣者。
严风刷城头,华灯照车下。
贵人犯宵出,欢宴逮仆马。
道旁褴缕子,持剂不救饿。
国帑内空虚,市易困刀货。
欺人盗贼行,窃国富者哿。
人各不相恤,责亦在尔我。
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
炎官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
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
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
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