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台城路.题吕箫史一凤秋夜读书图》
《台城路.题吕箫史一凤秋夜读书图》全文
清 / 曹景芝   形式: 词  词牌: 齐天乐

江南烽火连天炽,移家鹿门深处。

落拓青衫,凄迷红泪,还读兰成词赋。萧萧乱舞。

剩落叶西风,几株枯树。

门掩黄昏,一灯挑尽冷吟苦。

小窗闲坐抱膝,离骚披半帙,魂断如许。

欧子秋声,白公长恨,并作今宵愁绪。零砧碎杵。

更瑟瑟飞来,和成凄楚。掩卷伤心,又听山鬼语。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以“台城路.题吕箫史一凤秋夜读书图”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曹景芝在清末时期对历史、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江南烽火连天炽”,开篇即以烽火连天的战争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与动荡的氛围,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不安。接着“移家鹿门深处”,则转而描绘出诗人远离尘嚣,隐居于鹿门山中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落拓青衫,凄迷红泪,还读兰成词赋”,通过“落拓”、“凄迷”等词语,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以及对古代文人兰成词赋的深深眷恋。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致敬。

“萧萧乱舞。剩落叶西风,几株枯树”,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寂寥,落叶随风飘舞,几株枯树孤零零地立在风中,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

“门掩黄昏,一灯挑尽冷吟苦”,描绘了诗人独处一室,面对昏黄的灯光,沉浸在孤独与痛苦的思考之中,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与坚韧的意志。

“小窗闲坐抱膝,离骚披半帙,魂断如许”,将诗人与《离骚》这一经典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挣扎。

“欧子秋声,白公长恨,并作今宵愁绪”,通过引用其他文人的作品与情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将个人的愁绪与历史的哀叹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零砧碎杵。更瑟瑟飞来,和成凄楚”,以捣衣声与瑟瑟秋风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哀婉的氛围,强化了诗歌的整体情感色彩。

“掩卷伤心,又听山鬼语”,最后以诗人掩卷而泣,倾听山鬼低语的情景结束,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曹景芝
朝代:清

曹景芝,字宜仙,吴县人,同邑陆元第室。毓秀、毓英胞姊,均工词。毓秀有《桐花馆词》,毓英有《锄梅馆词》,汇刻为《花萼联咏集》。
猜你喜欢

清舒山馆对雨·其三

山庄驻跸尚斯须,渐石无劳叹仆夫。

今岁秋霖不愁过,还愁关内饱沾无。

(0)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其十九暖溜暄波

遥源苍峤中,暖溜早称功。

涤荡蒸云似,灵奇仙药同。

醴泉闻建武,温谷艳新丰。

利物天然泽,无誇辟沼宫。

(0)

高梁桥泛舟至昆明湖之作·其一

长河舟进趁晨凉,两岸蝉声樾霭苍。

望雨畏熇消半月,湖光今日作秋光。

(0)

杂诗四首·其三

蝉声喜高树,萤光随腐草。

一般皆动物,适适惟自晓。

曰水胡流湿,曰火胡就燥。

日用或不知,何况人情渺。

(0)

泛舟玉河至静明园三首·其三

吴越曾经风物探,每教位置学江南。

请看耕织图中趣,一例豳风镜里涵。

(0)

再题清可轩

藉谁谢赋与刘铭,可读儒书可阅经。

如如大士钵中物,一室芙蓉浩劫青。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