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叶猜林,摇枝压柳,近湖日暮多风。
醉怯吟悭,春前事事都慵。
坐来无事行偏倦,为梅花、偶出帘栊。
鬓云松、几日筠奁,不照眉峰。
幽人可是耽禅悦,怕沉思往岁,重说游踪。
只道书来,倩人烛底开封。
呵寒拈颖频频放,写相思、墨未曾浓。
问欢悰、一任寥天,过尽青鸿。
喧叶猜林,摇枝压柳,近湖日暮多风。
醉怯吟悭,春前事事都慵。
坐来无事行偏倦,为梅花、偶出帘栊。
鬓云松、几日筠奁,不照眉峰。
幽人可是耽禅悦,怕沉思往岁,重说游踪。
只道书来,倩人烛底开封。
呵寒拈颖频频放,写相思、墨未曾浓。
问欢悰、一任寥天,过尽青鸿。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落寞的春日景象。上片通过“喧叶猜林”、“摇枝压柳”和“近湖日暮多风”的描绘,展现出树林中的微风吹动,柳枝轻摇,湖边傍晚时分的风声,营造出一种闲适却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词人借“醉怯吟悭”、“春前事事都慵”表达自己因醉酒而懒于吟咏,对春天的到来也提不起兴趣,显得有些慵懒。
“坐来无事行偏倦”,进一步揭示了词人的内心状态,即使无所事事,却仍感到疲倦,只是因为梅花盛开,才偶尔走出房门。他看着镜中的自己,鬓发稀疏,仿佛连妆奁中的镜子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不再映照出他昔日的容颜。
下片转向对过去的回忆,词人怀疑自己是否过于沉迷于禅定的喜悦,以至于害怕去深思过去的游历。他接到书信,却不愿打开,只在烛光下凝视信封,表达了对旧日欢乐的怀念,但又不愿让墨迹过于浓重,似乎在逃避现实。最后,他任由孤独与思念之情在寂静的天空中随着大雁飞过,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高阳台·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内心矛盾、情感复杂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生活的厌倦与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