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得依身吉,无过作是非。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欲得依身吉,无过作是非。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三十五。王梵志是唐代著名的隐逸诗人,其作品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人生哲理和世态人情。
“欲得依身吉,无过作是非。” 这两句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矛盾与困境。人们往往渴望得到吉祥如意的生活,却常常因为自己的行为或言语而招致是非,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之中。这里强调了言行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提醒人们要谨慎行事。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后两句则进一步阐述了避免祸患的方法——保持沉默。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闭口不言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端和误解,从而避免祸患的发生。同时,也暗示了在适当的时候开口,同样可以带来益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时机和分寸。
整体而言,这首诗简洁明快,寓含深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深刻的人生智慧,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时,既要懂得保护自己,也要适时表达,平衡好言行与内心世界的和谐。
大匠不运斤,楩楠同薪樗。
王良不在御,神骥贱为驽。
和氏勿见剖,弃掷成珷玞。
利器非蟠根,胡从知湛卢。
所以处风埃,贤智尽为愚。
囚臣世所笑,鲍叔为脂车。
谋业须逮时,蓬累徒区区。
吕梁何必险,侧足在通都。
旷观钧陶外,黾勉崇令誉。
绮里在南山,弹琴见白帝。
骑虎行翠微,刚风犁青蕙。
神泉窦已塞,穹洞霾风闭。
瑶圃困春租,芝田穷秋税。
徵调及山鬼,剪伐尽八桂。
何以荐兽藁,女萝束薜荔。
珠树无余枝,珍果不留蒂。
致书问游云,云将欲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