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里在南山,弹琴见白帝。
骑虎行翠微,刚风犁青蕙。
神泉窦已塞,穹洞霾风闭。
瑶圃困春租,芝田穷秋税。
徵调及山鬼,剪伐尽八桂。
何以荐兽藁,女萝束薜荔。
珠树无余枝,珍果不留蒂。
致书问游云,云将欲流涕。
绮里在南山,弹琴见白帝。
骑虎行翠微,刚风犁青蕙。
神泉窦已塞,穹洞霾风闭。
瑶圃困春租,芝田穷秋税。
徵调及山鬼,剪伐尽八桂。
何以荐兽藁,女萝束薜荔。
珠树无余枝,珍果不留蒂。
致书问游云,云将欲流涕。
这首明代诗人恽格的《古意(其九)》描绘了一幅绮丽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首句“绮里在南山”,点出地点在南山之畔,绮丽之地,暗示了环境的优美。接着,“弹琴见白帝”描绘了主人公在高山之上弹奏琴曲,与神仙般的白帝相逢,流露出超凡脱俗的意境。
“骑虎行翠微,刚风犁青蕙”两句,通过骑虎的形象和刚风翻犁青色蕙草的动作,展现了主人公的豪迈与力量,以及对自然的亲近。然而,“神泉窦已塞,穹洞霾风闭”则透露出一种变迁与衰败的气息,暗示着神泉不再涌流,洞穴被尘封。
“瑶圃困春租,芝田穷秋税”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界的凋零,仙境般的瑶圃和芝田也面临困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维持。接下来,“徵调及山鬼,剪伐尽八桂”描述了对山中资源的过度索取,连神话中的八棵神桂也被砍伐一空,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忧虑。
最后,“何以荐兽藁,女萝束薜荔”和“珠树无余枝,珍果不留蒂”描绘了荒芜的景象,连可供祭祀的草木都寥寥无几,珍稀果实也不再繁茂。诗人以“致书问游云,云将欲流涕”作结,借云之情感表达对大自然哀婉的呼唤,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寓言式的叙述方式,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反思。
江云寒薄不成霜,九月登高菊未黄。
飞镝有声弓已力,小槽分溜酒初尝。
秋容行见丹枫老,客意难胜紫陌长。
曾是禁园风物好,故乡时节可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