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丰台太乙阁》
《登丰台太乙阁》全文
清 / 宋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海滨楼阁上清居,碧瓦金茎落照余。

幔卷灵风开玉座,鼓喧春社驻云车。

明禋待举甘泉祀,宵火曾窥子政书。

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丰台太乙阁的所见所感。首句"海滨楼阁上清居",点出地点为临海的高阁,环境清幽。"碧瓦金茎落照余",则通过碧瓦与金色栏杆在夕阳余晖中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华美的气氛。

"幔卷灵风开玉座",运用神话色彩,形容微风吹动帷幔,仿佛打开了神圣的宝座,增添了神秘感。"鼓喧春社驻云车",春社祭祀时的热闹场景和云车(仙人的交通工具)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超凡世界的向往。

"明禋待举甘泉祀",表达了对古代皇家祭祀活动的敬仰,暗示着对盛世的期待。"宵火曾窥子政书",借子政(《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人物)之名,暗含对儒家经典的崇敬和历史文化的追忆。

最后两句"倚槛长空数归鸟,楚词哀怨忆三闾",诗人凭栏远眺,看着归巢的鸟儿,触发了对屈原(三闾大夫)的怀念,以及对楚辞中哀怨情感的共鸣,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融合了现实与想象,既有壮丽的景色描绘,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和对历史的沉思。

作者介绍
宋荦

宋荦
朝代:清

宋荦(1634年~1714年),字牧仲,号漫堂、西陂、绵津山人,晚号西陂老人、西陂放鸭翁。汉族,河南商丘人。官员、诗人、画家、文物收藏家。“后雪苑六子”之一。宋荦与王士祯、施润章等人同称“康熙年间十大才子”。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宋荦奉诣入京师为康熙皇帝贺寿,被加官为太子少师,复赐以诗,回到家乡商丘。九月十六日卒,享年八十岁。康熙下旨赐祭葬于其家乡商丘,祟祀名宦乡贤,葬于西陂别墅(今大史楼村)。
猜你喜欢

念奴娇

楚天旧雨,怪新来幻作,冷云残雪。

珍重流莺传语道,怜取长条休折。

带绾同心,丝缠续命,一寸肠千结。

那能此际,眼看真个离别。

才则唱罢骊驹,兰舟待解,早催归亲切。

君便承恩侬易老,须记瓣香星月。

范蠡湖头,梁鸿宅畔,准拟成三绝。

临岐试问,欢期在甚时节。

(0)

归国谣

呼女伴。斗草斗花轮日换。相约罗衣同浣。

略嫌天气暖。几摺才开筠扇。莫教题便满。

空却回文一半。有人亲落款。

(0)

柳枝词·其八

八月凉生桂殿秋。冰盘高挂柳梢头。

云阶月地知何夕,遮断神仙白玉楼。

(0)

多丽.题翁秀君女史群芳再会图

众香国,问谁管领群芳。

展冰绡、研朱滴粉,安排疏密停当。

借传神、散花妙手,环肥燕瘦几评量。

含露临风,拒霜擎雨,蕊宫仙子斗新妆。

更看取、霓旌霞葆,掩映影苍茫。

应不许、天风吹损,离合神光。

算前身、司花是惯,自然结习难忘。

拈霜毫、慢渲细染,花随腕底散天香。

故向人间,流传神品,千年艳质好收藏。

看不足、陆离交错,颠倒费端详。

端详处、花花叶叶,皆是文章。

(0)

伊州三台.七夕夜雨,次日立秋戏题

秋声先到芭蕉。阶下秋虫絮叨。生受鹊填桥。

渡银河、夜凉路遥。洗车丝雨飘萧。冷落星娥翠翘。

云气湿轻绡。愿来年、莫同这遭。

(0)

雨中花.采石矶怀古

千里泠泠冰雪。送过几多英杰。

送到如今,英雄巳尽,怒浪都空设。

醉向长江呼短楫。恰好当头明月。

頫首浪排空,热酒浇来,滴滴英雄血。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