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沈东轩竹石》
《沈东轩竹石》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闻说君家景趣幽,东轩竹石映清流。

万竿苍玉松煤润,一块玄精墨沈浮。

舜世移根从嶰谷,禹时充贡自青州。

虚心尽日当窗立,重质何年此地留。

十载子孙多似箦,三春苔藓滑如油。

月中风舞颠鸾尾,岁晚霜凝睡虎头。

借看屡招坡老辈,拜呼频见米公俦。

声敲环佩星芒夜,骨露琼瑶鹤梦秋。

席地醉眠怜翡翠,引瓶磨洗厌蜗牛。

谩期别墅开三径,誓向平泉占一丘。

挑笋旋烧供茗碗,束薪烂煮对吟瓯。

明当直造林深处,镌刻新诗记胜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沈东轩竹石的景致,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石的形态与韵味,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首句“闻说君家景趣幽”,点出沈东轩竹石所在之地的静谧与雅致。接着,“东轩竹石映清流”一句,将竹石与流水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竹子与石头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万竿苍玉松煤润,一块玄精墨沈浮”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描绘了竹子的翠绿与石头的深沉,仿佛是大自然的墨宝,静静地在水面上漂浮。这里不仅赞美了竹石的外在美,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舜世移根从嶰谷,禹时充贡自青州”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赋予竹石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对竹子生长环境的追溯,也是对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尊重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竹石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学思考。诗人通过与古代文人的对话,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这种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的体现。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春日古道傍作

万古荣华旦暮齐,楼台春尽草萋萋。

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红尘送马蹄。

(0)

夏日杨长宁宅送崔侍御常正字入京

醉酒扬雄宅,升堂子贱琴。

不堪垂老鬓,还对欲分襟。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

乌台俯麟阁,长夏白头吟。

(0)

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二

赞普多教使入秦,数通和好止烟尘。

朝廷忽用哥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

(0)

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空馀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

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0)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其五五月

雕玉押帘额,轻縠笼虚门。

井汲铅华水,扇织鸳鸯纹。

回雪舞凉殿,甘露洗空绿。

罗袖从徊翔,香汗沾宝粟。

(0)

送司马先生

蓬阁桃源两处分,人间海上不相闻。

一朝琴里悲黄鹤,何日山头望白云。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